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葶苈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南葶苈子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

  • 中药名称葶苈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DESCURAINIAE SEMEN LEPIDII SEMEN

  • 别 名丁历、大适、大室

  •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十字花科

  • 分布区域南葶苈子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南葶苈子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约0.8-1.2mm,宽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黏性较强。(《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3-10g,包煎。(《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慎服;不宜久服。(《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1.取本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南葶苈子透明状黏液层薄,厚度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北葶菌子透明状黏液层较厚,厚度可超过种子宽度的1/2以上。
2.南葶苈子粉末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为黏液细胞,断面观类方形,内壁增厚向外延伸成纤维素柱,纤维素柱长8-18μm,顶端钝圆、偏斜或平截,周围可见黏液质纹理。种皮内表皮细胞为黄色,表面观呈长方多角形,直径15-42μm,壁厚5-8μm。
北葶苈子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略呈类长方形,纤维素柱较长,长24-34μm,种皮内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多角形或类方形。
理化鉴别:
南葶苈子:取本品粉末1g,加70%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对照品,加30%甲醇制成每1ml含9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肺壅咳嗽脓血,喘嗽不得睡卧:甜葶苈二两半(隔纸炒令紫)。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世医得效方》葶苈散)
2.治嗽:葶苈子一两(纸衬熬令黑),知母一两,贝母一两。三物同捣筛,以枣肉半两,别销沙糖一两半,同入药中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津,甚者不过三丸。(《箧中方》含膏丸)
3.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外台秘要方》)
4.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5.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6.治卒大腹水病:葶苈一两,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瘥。(《补缺肘后方》)
7.治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甜葶苈一两半(炒,研末),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及头,合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轻者五丸,日三、四服,五日止。小便利为验。(《外台秘要方》)
8.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只三丸,小便清,数丸,腹当依旧。(《三因方》葶苈大丸)
9.治男女大小头面手足肿:苦葶苈炒研,枣肉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煎麻子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小便多,则消肿也。忌咸酸生冷。(《外科精义》)
10.治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金匮要赂》已椒苈黄丸)
11.治头风疼痛:葶苈子为末,以酒淋汁沐头,三、四度。(《肘后方》)
12.治瘰疬结核:葶苈子二合,豉半斤(汤浸令软)。上药,都捣熟,捻作饼子如钱厚,安在疬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五日一度,灸七壮。(《圣惠方》葶苈饼子法)
13.治小儿白秃:葶苈捣末,以汤洗讫涂上。(《子母秘录》)
14.治月经不通: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千金方》)
15.治疳虫蚀齿: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腊月猪脂和成,以绵裹槐枝蘸点。(《金匮要略》)

中药炮制

葶苈子:除去杂质和灰屑。
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有爆声。(《中国药典2015》)

毒性

播娘蒿对狗灌胃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剂量加大,呕吐加剧,并有腹泻。(《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2.《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3.《药性论》:“能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4.《开宝本草》:“疗肺痈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5.《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6.《纲目》:“通月经。”

传说渊源

       从前,有个叫做葶苈的姑娘,婚后生了个儿子,从此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种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在儿子四岁时,葶苈的丈夫因病去世了,从此,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为了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葶苈起早贪黑,除了要打点家务,还要在外面做男人们干的力气活,日子过得异常艰辛。令葶苈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更懂事、孝顺,虽然年纪小,但他却非常理解母亲,在妈妈做家务事的时候,他常常会尽量帮点忙。因此,儿子六岁时,基本上能做家务活了。由于长期超负荷干活,葶苈病倒了,她不停地喘气咳嗽,吐痰,面目浮肿,总觉得胸胁胀满,而且还不能够平躺,一躺下去就呼吸急促,非常难受。妈妈病了,儿子非常心疼、难过,他悉心地照料母亲。葶苈不能再干重活了,只能在家休息,以早点康复。平时,葶苈最喜欢喝红豆粥,儿子希望自己能亲手给妈妈做红豆粥。在熬粥时,他想起母亲这些年来的辛苦,为了这个家所作出的付出,他害怕妈妈也会像爸爸那样离他而去,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以至于前些日子在山上摘下来的小野果和红豆混在一起了他都没有觉察到。熬好了红豆粥,他小心翼翼地给妈妈端了过去。葶苈看到儿子这么体贴,感到非常欣慰,也很感动。她尝了一下粥,觉得有股不同寻常的味道,但还是不停地称赞味道很好。为了把红豆粥尽量留给妈妈吃,儿子就一直吃没有放红豆的粥。因为家中没有足够的米,母子二人就这样一连几天都喝粥度日。几日之后,粗心的儿子终于发现他从山上采摘的野果不见了,这才想起可能和红豆一起煮粥了。说来奇怪,葶苈吃了几天这样的粥之后,感觉没有以前那样咳得厉害了,浮肿也消退了,胸部也没有那么不舒服了。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是那些野果帮了他们的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母子,便把这种药叫做“葶苈子”。

原标题:葶苈子
词条标签:独行菜葶苈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