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罗锅底(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罗锅底为葫芦科植物中华雪胆Hemsleya chinensis Cogn. ex Forbes et Hemsl.、曲莲Hemsleya amabilis Diels和大籽雪胆Hemsreya macrosperma C.Y. Wu ex C.Y. Wu. ex C.L. Chen的块茎。栽种3年以上,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早春萌芽前采收,切片晒干。产于四川。

  • 中药名称罗锅底

  • 中药学名(拉丁名)Rhizoma Hemsleyae

  • 别 名金盆、金龟莲、金银盆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葫芦科

  •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中华雪胆Hemsleya chinensis Cogn. ex Forbes et Hemsl.、曲莲Hemsleya amabilis Diels和大籽雪胆Hemsreya macrosperma C.Y. Wu ex C.Y. Wu. ex C.L. Chen的块茎。(《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四川。

入药部位

茎木

采收加工

栽种3年以上,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早春萌芽前采收,切片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药材多切成块片出售;块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稍卷曲,直径3-10cm,厚4-8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有凹陷的茎基痕,切面淡黄色或灰白色,质坚实,粉性。气微,味极苦。
以切面色淡黄、质坚实、粉质多、味极苦者为佳。(《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小毒。归心、胃、大肠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止血。(《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胃痛,菌痢,肠炎,肝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痔疮,子宫颈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0.5-1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中华本草》)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色。
①淀粉粒众多,单粒大多类圆形,直径2-8μm,脐点点状,复粒少,由2-4分粒组成。
②石细胞淡黄色,类三角形、方形、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0-108μm,壁厚8-16μm,孔沟明显。
③网纹导管多见,偶见环纹导管。
④木栓细胞淡黄棕色,多角形。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细粉2g,加无水已醇2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2ml,加新配制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试液2ml,置水浴中加热,溶液呈暗红色。(检查雪胆素)
(2)取上述醇液5ml,蒸干后,加香草醛-磷酸-乙醇溶液(1:5:15)2ml,置水浴中加热,溶液呈橘黄色。(检查雪胆素)
(3)薄层色谱:取本品细粉2g,加乙酸乙酯10ml,浸泡过夜,滤过,作供试品溶液;另取雪胆素甲、雪胆素乙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120℃活化2h),用氯仿-丙酮-乙酸乙酯(4:3:1)展开,展距16cm,取出晾干后,喷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在120℃加热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均显蓝色斑点。(《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①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雪胆研粉,每次0.6-1.2g,冲服;或6-9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发痧,肚痛,吐泻等症:白味莲研末1-1.5g,开水吞服。
③治红痢:白味莲10g,煎水服。(2-3方出自《贵州草药》)
④治蒙沟收(白痢):酒桑包确(蛇莲),窝俄饿(地榆),嘎龚姜薄妥(刺梨根)。水煎内服。(《苗族药物集》)
⑤治风火牙痛,咽喉痛:苦金盆1g。含咽,每日2次。
⑥治疔疮:苦金盆磨水搽患处,每日2次。(5-6方出自《草木便方今释》)
⑦治无名肿毒:酒桑包确(蛇莲)鲜品捣烂敷患处。(《苗族药物集》)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厚片,边缘稍卷曲。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周边棕黄色或棕褐色。质坚实。味极苦。(《中华本草》)

药理作用

曲莲总皂甙能增加小鼠冠脉流量(400mg/kg灌胃,第3日同量腹腔注射,用86铷示踪法测定),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86Rb法及心电图描记法),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其扩张冠脉的作用无快速耐受性。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无明显的降血胆甾醇作用,但动脉斑块或肝脏脂肪病变似较对照组为轻。麻醉犬静注总皂甙70mg/kg有降压作用,并有快速耐受性,十二指肠给药则不引起降压。(《中华本草》)

毒性

曲莲总皂甙给小鼠静注的LD50为2.14±0.113g/kg。(《中华本草》)

相关论述

1.《草木便方》:“苦,寒。”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毒。入胃、大肠二经。”
3.《贵州草药》:“性凉,味苦。”
4.《云南中草药》:“有毒。”
5.《苗族药物集》:“性冷,味苦。入热经。”
6.《草木便方》:“主祛风,治火眼热毒,痔,肠胃热结气痛。”
7.《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痛,风寒火牙,涂恶疮。”
8.《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热解毒,消肿去火。治虚火牙痛,外涂疮毒。”
9.《中国药用植物志》:“民间用作祛疟剂。”
10.《贵州草药》:“利湿,镇痛。”
11.《云南中草药》:“健胃止痛,止血消炎。止痢。主治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肺炎,肝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
12.《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溃疡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败血症及其他多种感染。”
13.南药《中草药学》:“主治子宫颈炎,外伤痛。”
1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脾胃虚寒者勿用。”
15.《云南中草药》:“本品服过量有呕吐、腹泻反应。”
16.南药《中草药学》:“虚汗患者及心脏病患者慎用。”

原标题:罗锅底
词条标签:中华雪胆罗锅底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