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素馨花(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素馨花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Jasminum grandiflorum L.的花蕾。于夏、秋季节,花蕾形成后选晴天,当太阳尚未升起时采摘花蕾,隔水蒸15-20min,使其变软后,取出晾干即成。主产于云南,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亦产。

  • 中药名称素馨花

  • 中药学名(拉丁名)FLOS JASMINI OFFICINALIS

  • 别 名素馨针

  • 所属功效类理气药

  • 木犀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云南,广东、福建、四川等地

来源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Jasminum grandiflorum L.的花蕾。(《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主产于云南,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亦产。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于夏、秋季节,花蕾形成后选晴天,当太阳尚未升起时采摘花蕾,隔水蒸15-20min,使其变软后,取出晾干即成。(《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花蕾略呈笔头状,长2-3cm。表面金黄色或淡黄褐色,皱缩,花冠筒细管状,长1-2cm,直径1-1.5mm,花冠裂片5片,呈覆瓦状裹紧,直径2-3mm,剖开可见着生于花冠筒上部的2枚雄蕊,花丝短,花药狭长圆形,中央常有花柱残存。质稍脆,遇潮变软。气香,味微苦、涩。以色金黄、气香浓者为佳。(《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微苦,平。归肝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代茶饮。(《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治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症见脘腹胁痛偏于热者:素馨花9g,川朴6g,延胡索、佩兰各9g。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素馨汤)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肝解郁,化滞止痛。”

传说渊源

       素馨花,原名耶悉茗,相传是汉朝陆贾从西域带来的,南越王赵佗本是北方人,因思念故乡,便把此花带来广州。所以在汉初南越国时代,河南庄头等地就开始种植素馨花和茉莉花了。
       关于素馨花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五代时广州海珠区庄头村有个叫素馨的种花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她从小偏爱耶悉茗,种了很多,还用绿丝线把花串成串,戴在颈上。当时正值南汉皇帝登基,广招天下美女三千人,素馨姑娘被选入宫中,深得皇帝喜爱。皇帝为投素馨所好,下令皇家花园都种上耶悉茗,宫女也都要佩戴此花。每天早上宫女们起床梳洗的时候,花飘落水,积满了下游的湖泊,这便是广州最早的流花湖。
       后来素馨在宫中老死,皇帝很怀念她,在埋葬她的花园中种满了耶悉茗花。南汉王朝结束后,庄头村的村民们将素馨的尸骨迎回来埋葬,三天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素馨的坟头长满了一簇簇洁白的耶悉茗,为了纪念素馨姑娘,人们将耶悉茗改名为素馨花。清代有诗云:“三十三村人不少,相逢多半是花农”。因此,庄头又有“花田”的美称,当时的庄头村人“一生衣食素馨花”,东莞人甚至称素馨花为“河南花”。

原标题:素馨花
词条标签:素馨花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