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白附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主产于河南禹县、长葛,甘肃天水、武都,湖北等地。

  • 中药名称白附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TYPHONII RHIZOMA

  • 别 名禹白附、牛奶白附、野半夏

  • 所属功效类 平肝息风药

  • 天南星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河南禹县、长葛,甘肃天水、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河南禹县、长葛,甘肃天水、武都,湖北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3-6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中国药典2015》)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内皮层不明显。薄壁组织中散有大型黏液腔,外侧较大,常环状排列,向中心渐小而少,黏液细胞随处可见,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散列,外韧型及周木型。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或类球形,直径2-29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12分粒组成,以2-4分粒者为多见。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针晶长约至97(136)μm,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直径9-45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甲醇(3:1)混合溶液100ml,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附子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炮制

生白附子:除去杂质。
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 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怀药

传说渊源

       清代慈禧太后面风多年,左侧面部自眼以下,连及颧部,时作跳动,即左侧面神经痉挛。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53岁,10多年未愈。光绪二十八年,除跳动外,出现口歪眼斜,但仍属面部神经痉挛。这时慈禧已67岁。多方治疗到光绪三十二年下半年有好转,各种方中白附子仍是主药。

原标题:白附子
词条标签:独角莲白附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