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浮小麦(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果实。麦收后,采收瘪瘦而轻浮的及未脱净皮的麦皮粒,晒干。全国产麦区均有生产。

  • 中药名称浮小麦

  •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TRITICI LEVIS

  • 别 名浮麦

  • 所属功效类 收涩药

  • 禾本科

  • 分布区域全国产麦区均有生产。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果实。(《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分布产地

全国产麦区均有生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麦收后,采收瘪瘦而轻浮的及未脱净皮的麦皮粒,晒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圆形,长约6mm,直径1.5-2.5m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略皱缩,腹面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钝形,具黄白色柔毛,另一端略尖,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性味归经

甘、咸、凉、归心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功效

止汗,退虑热。(《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自汗、盗汗,骨蒸劳热。(《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用法用量

10-30g。(《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用药禁忌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类白色。具棕色果皮碎片。淀粉乳以单粒为主,呈扁平圆形、椭圆形或三角状,直径30-40μm,侧面观椭圆形,两端稍尖,直径12-20μm,脐点长裂缝状,层纹少数隐约可见。复粒少,由2-4或更多分粒组成。果皮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壁念珠状增厚。果皮中层细胞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壁念珠状增厚。管细胞呈长管状,各细胞以侧面短分枝相连结,有较大间隙,成熟时细胞彼此分离。非腺毛单细胞,长43-950μm,直径11-29μm,壁厚5-11μm。(《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中药配伍

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
②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卓登山云,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2.《本经逢原》:浮麦消克敛盗汗,取其散皮膝之热也。

传说渊源

       浮小麦一名,最早见于古医籍《太平圣惠方》一书。关于它的由来,有一则“王怀隐妙手偶得”的故事。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京城名医王怀隐,有一天雨后放晴,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麦,何人送来?”伙计回答:“是城南张大户送来的。”他正想再说什么,忽然来了一位急症病人,那病人的丈夫对王怀隐恳求说:“王先生,我娘子近来不知何故,整日心神不宁,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甚至还伤人毁物,真有点怕人。今请先生施恩,为她除病驱邪。”
       王怀隐切了切那妇人的脉,又问了几句病情,捋须笑道:“不必惊恐,此乃妇女脏躁症也。”言毕,信手开了一方,上书: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意用东汉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那汉子持药扶病妇临行时,又补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点忘了,她还常常夜间出汗,汗液常湿透衣衫呢。”王怀隐点头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脏躁症再说吧。”
       五日后,那妇人偕丈夫乐滋滋地来拜谢王怀隐,感激地说:“先生救苦救难的大德,我们夫妇终生难忘。真是药到病除,不愧为杏林名医呀。”王怀隐关切地问:“不急,今天再来治盗汗症。”那妇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了。”王怀隐暗自思忖,难道甘麦大枣汤也有止盗汗的作用?后来,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几个盗汗症病人,由于用的是成熟饱满的小麦,结果均不见效。他大惑不解,于是查阅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寻求答案。
       正当这时,店堂小伙计与张大户的争吵声惊动了王怀隐。伙计手握一把张大户送来的小麦说:“这样的小麦我怎能收?你别以为做药就可以将就些,这瘪麦子你拿回去吧。”王怀隐听罢,忆起上次那妇人所用的小麦就是张大户送来的瘪麦子,急忙上前道:“张老兄,你这麦子是……”未等先生说完,张大户便红着脸诉出了实情:“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麦子,我舍不得丢弃,我估计治病用大概可以吧,因此送来了。”王怀隐听罢,从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计:“暂且收下吧,另放一处,并注明‘浮小麦’三个字。”
       后来,王怀隐用浮小麦试治盗汗、虚汗症,果然治一个好一个,便逐渐认识到浮小麦的功效。太平兴国三年,他与同道好友王祜、郑奇、陈昭遇潜心研究张仲景的医著,合编成《太平圣惠方》一书,并将浮小麦的功效记入该书。从此,“浮小麦”一药便流行于世,并为历代医家沿用至今。

原标题:浮小麦
词条标签:普通小麦浮小麦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