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黄荆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黄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果实。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产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 中药名称黄荆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VITICIS NEGUNDINIS

  • 别 名布荆子、黄金子

  •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 马鞭草科

  • 分布区域产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果实。(《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果实连同宿萼及短果柄呈倒卵状类圆形或近梨形,长3-5.5mm,直径1.5-2mm。宿萼灰褐色,密被棕黄色或灰白色绒毛,包被整个果实的2/3或更多,萼筒先端5齿裂,外面具5-10条脉纹。果实近球形,上端稍大略平圆,有花柱脱落的凹痕,基部稍狭尖,棕褐色。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黄棕色,4室,每室有黄白色或黄棕色种子1颗或不育。气香,味微苦、涩。以颗粒饱满者为佳。(《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肺、胃、肝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中药配伍

1.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 黄荆子,炒,水煎服。(《古今医鉴》黄荆散)
2.治哮喘: 黄荆子6-15g。研粉加白糖适量,每日2次,水冲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3.治肝胃痛: 黄荆子研末,和粉作团食。(《纲目拾遗》)
4.治胃溃疡,慢性胃炎: 黄荆干果30g。煎服或研末吞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5.治膈食吞酸或便秘: 黄荆果实15g。水煎或开水泡服,早晚各服1次。(《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6.治痔漏之管: 黄荆条所结之子(炙炒为末)五钱一服,黑糖拌,空心陈酒送服。(《纲目拾遗》)
7.治疝气:黄荆子、小茴香各9g,荔枝核12g。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纲目拾遗》:“消食下气。”
2.《草木便方》:“养肝,利窍,坚齿,聪耳明目。止带浊。疗风痹,㿗疝。”
3.《山西中草药》:“祛风,祛痰,镇咳。主治咳嗽吐痰,哮喘。”
4.《河南中草药手册》:“理气,止咳逆。主治哮喘,肝胃气痛,膈食吞酸,便秘。”
5.《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儿疝气及痔漏生管。”

原标题:黄荆子
词条标签:黄荆黄荆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