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南瓜蒂(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南瓜蒂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的干燥成熟果柄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收集果柄蒂,干燥。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 中药名称南瓜蒂

  • 中药学名(拉丁名)CALYX CUCURBITAE MOSCHATAE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葫芦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的干燥成熟果柄蒂。(《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干燥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梗基部。(《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收集果柄蒂,干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沿果梗膨大端切下,晒干。(《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性状

呈五至六角形的盘状。表面淡黄色,微具光泽,疏生刺状短毛。果柄柱形,略弯曲,长2-3cm,直径1-2cm,有隆起的棱脊5-6条。质硬而脆。切面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果梗一端呈圆柱形,稍弯曲,有隆起棱脊5-7条,长1-5cm,直径1.5-2cm;表面淡黄色至淡棕黄色,略具光泽,具稀疏毛及突起的小圆点。另端膨大呈盘状,5-7角形,直径2.5-5.5cm,切面黄白色。质坚实。气微,味淡。(《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性味归经

苦、涩,平。(《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苦,寒。(《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功效

和中,益气,安胎,散结,解毒,敛疮。(《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安胎、解毒。(《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主治

用于胃气上逆,嗳气不舒,胎动不安,深部脓肿,乳癌,痈疮。(《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用于胎动不安;外用地痈肿,痔疮,烫伤。(《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3-5只;外用适量。(《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置干燥阴凉处。(《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中药配伍

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②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对口疮:南瓜蒂烧灰,调茶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岭南草药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适量。米糊为丸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一般溃疡:南瓜蒂烧炭研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保胎:黄牛鼻一条(煅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纲目拾遗》神妙汤)

中药炮制

取原药,除去残留皮、肉等杂质,切去部分长柄,洗净,干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疗疮、背疽。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传说渊源

       清代,浙江海盐地区有个叫张艺堂的贫困少年很好学,人也聪明。他想拜当地大学问家丁敬身为师。于是 身后背一个大布囊到了老师家,从里面捧出两个重十余斤的大南瓜。旁人看了皆大笑,但丁敬身先生却欣然接受了,并当场烹瓜备饭,招待学生,这顿饭只有南瓜菜,但师生却吃得津津有味。所以在海盐一带,“南瓜礼”的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

原标题:南瓜蒂
词条标签:南瓜南瓜蒂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