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百蕊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蕊草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或其变种长梗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 var. longipedunculatum Y. C. Chu的全草。4-7月拔取全草,晒干。产于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浙江、广西、贵州等地。

  • 中药名称百蕊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THESII

  • 别 名百乳草、地石榴、草檀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檀香科

  • 分布区域产于河北、河南、山西、安徽

来源

本品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或其变种长梗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 var. longipedunculatum Y. C. Chu的全草。(《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干燥全草。(《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浙江、广西、贵州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4-7月拔取全草,晒干。(《中药大辞典》)
春、夏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性状

全草多分枝,长20-40cm。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细支根。茎丛生,纤细,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灰绿色。小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近球形,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有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气微,味淡。(《中药大辞典》)
本品根呈圆锥形,直径1-4m叫表面棕黄色,有纵皱,侧根细。茎纤纵长12-30cm,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条形,长1-3cm。花小,单生于叶腋,无柄。坚果球形,直径约2mm,表面有网状雕纹。气微,味淡。(《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性味归经

辛、微苦,寒。归肺、脾、肾经。(《中药大辞典》)
辛、微苦、涩,寒。(《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大辞典》)
清热解毒,消肿。(《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风热感冒,中暑,肺痈,乳蛾,淋巴结结核,乳痛,疖肿,淋证,黄疽,腰痛,遗精。(《中药大辞典》)
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等。(《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中药大辞典》)
15-30g。(《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阴凉处。(《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鉴别

本品茎横切面:类圆形,有 5~10 棱。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稍厚。皮层外侧为 2~3列厚角细胞,棱处更多;薄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向内细胞渐大。中柱鞘纤维束帽状,位于韧皮部外侧。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通常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3~33µm,单个散在或 2~3 个成群;木射线宽 1 列细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细胞破裂而成空洞。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中药配伍

1.治肾虚腰痛:百蕊草15g。用瘦猪肉120g煮汤,用肉汤煎药,去渣,兑黄酒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腹痛:百蕊草9g,干樟树皮15g,雄黄3g。研末,调敷胸部。
3.治气痛:百蕊草6g,椿树皮15g,滇三七9g。研末,每次服3g。
4.治血崩腹痛:百蕊草6g,荔枝壳60g。水煎服。(2-4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中国药典1977》)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国药提要》:“治头疮及颈淋巴腺炎。”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头昏体弱,腰痛,遗精,滑精。”
3.《陕西中草药》:“清热,利湿,利胆,利尿。主治肝炎,黄疸。”
4.《内蒙古中草药》:“祛湿,利尿,补虚。主治膀胱炎,肾虚腰痛。”
5.《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解毒。用于腹痛,气痛,血崩腹痛,颈淋巴腺炎,小儿疳积。”

原标题:百蕊草
词条标签:百蕊草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