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冬瓜(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果实。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全国各地均产。

  • 中药名称冬瓜

  • 中药学名(拉丁名)

  • 别 名东瓜、白冬瓜

  •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葫芦科

  •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产。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果实。(《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微寒。归肺;大小肠;膀胱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120g;或煨;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1.盂诜: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
2.崔禹锡《食经》:冷人勿食,益病,又作胃反病。
3.《本草经疏》: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4.《医林纂要》:癞者忌食,善溃也。

中药配伍

1.治水气浮肿喘满:大冬瓜一枚,先于头边切一盖子,取出中间瓤不用,赤小豆(水淘净),填满冬瓜中,再用盖子合了,用竹签签定,以麻线系,纸筋黄泥通身固济,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两大箩,埋冬瓜在内,以火着糠内煨之,侯火尽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净,薄切作片子,并豆一处焙干。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不拘时候,小溲利为验,(《杨氏家藏方》冬瓜丸)
2.治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在湿地中,一月将出,破开,取清汁饮之。(《圣济总录》)
3.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瓜头去瓤,入黄连末.火中煨之,侯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瘥为度。一方云,以瓜汁和黄连末,和丸如梧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差,增丸数。忌猪肉、冷水。(《近效方》)
4.治小儿生-个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渴者:绞冬瓜汁服之。(《千金方》)
5.治小儿渴利:单捣冬瓜汁饮之。(《千金方》)
6.治伤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干:冬瓜一枚,黄土泥厚裹五寸,煨令烂熟,去土绞汁服之。(《古今录验方》)
7.治发背砍死者:冬瓜截去头,合疮上,瓜当烂,截去更合之。(《补缺肘后方》)
8.治痔疼痛:冬瓜汤洗。(《经验方》)
9.治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捣烂涂之。(《千金方》)
10.治马汗入疮:干冬瓜烧研,洗净敷之。(《纲目》)
11.治食鱼中毒:饮冬瓜汁。(《小品方》)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别录》: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2.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
3.孟诜:益气耐老,除胸心满,去头面热。
4.《日华子本草》: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痱子。
5.《本草图经》:主三消渴疾,解积热,利大、小肠。
6.《本草衍义》:患发背及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气。
7.《日用本草》:瘥五淋。
8.《滇南本草》:治痰吼,气喘,姜汤下。又解远方瘴气,又治小儿惊风。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利小便。
9.《本草再新》:清心火,泻脾火,利湿去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
10.《随息居饮食谱》:清热,养胃生津,涤秽治烦,消痈行水,治胀满,泻痢霍乱,解鱼、酒等毒。亦治水肿,消暑湿。

传说渊源

       关于冬瓜之名,传说为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
       结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
       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

原标题:冬瓜
词条标签:冬瓜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