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黄蜀葵花(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cus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产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

  • 中药名称黄蜀葵花

  • 中药学名(拉丁名)ABELMOSCHI COROLLA

  • 别 名侧金盏花

  •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锦葵科

  • 分布区域产河北、山东、河南、陕西

来源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cus的干燥花冠。(《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产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长7-10cm,宽7-12cm,表面有纵向脉纹,呈放射状,淡棕色,边缘浅波状;内面基部紫褐色。雄蕊多数,联合成管状,长1.5-2.5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5裂。气微香,味甘淡。(《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肾、膀胱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清利湿热,消肿解毒。(《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10-30g;研末内服,3-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中国药典2015》)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色至褐黄色。花冠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花粉粒类圆形,直径约170μm,具散在孔,孔数约32-40,表面具刺。腺毛完整者长圆锥形,长510-770μm;腺头略呈长棒状,6-14细胞;腺柄3细胞,内含紫红色分泌物。非腺毛单细胞,长140-180μm,壁平滑。花粉囊内壁细胞,断面观类长方形,壁呈条状增厚;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草酸钙簇晶细小,直径9-19μm,棱角尖。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0.18%盐酸乙醇溶液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及灰屑。(《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嘉佑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2.《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原标题:黄蜀葵花
词条标签:黄蜀葵黄蜀葵花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