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川楝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主产于四川、甘肃、云南、贵州、湖北等地。以四川产量最大。

  • 中药名称川楝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TOOSENDAN FRUCTUS

  • 别 名楝实、练实、金铃子

  • 所属功效类理气药

  • 楝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四川、甘肃、云南、贵州

来源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四川、甘肃、云南、贵州、湖北等地。以四川产量最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四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禁服。内服不宜用量过大及久服,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死亡等毒副作用。(《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黄棕色。果皮纤维成束,末端钝圆,直径9-36μm,壁极厚,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果皮石细胞呈类圆形、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的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直径14-54μm,长约至150μm。种皮细胞鲜黄色或橙黄色,表皮下为一列类方形细胞,直径约至44μm,壁极厚,有纵向微波状纹理,其下连接色素层。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较密颗粒状纹理。种皮色素层细胞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种皮含晶细胞直径13-27μm,壁厚薄不一,厚者形成石细胞,胞腔内充满淡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约5μm。草酸钙簇晶直径5-27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水8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离心,取上淸液,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楝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川楝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1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①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温汤亦得。(《活法机要》金铃子散)
②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金铃子肉四十九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四十九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一两(炒)。上件除巴豆不用外,将二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杨氏家藏方》金铃子散)
③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庙痛: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钱,淡吴茱萸一钱。长流水煎服。(《医方简义》导气汤)
④治脏毒下血:苦楝子炒令黄。为末,蜜丸。米饮下十丸至二十丸。(《经验方》)
⑤治肾消膏淋,病在下焦:苦楝子、茴香等分。为末,每温酒服-钱。(《圣惠方》)
⑥治小儿五疳:川楝子肉、川芎等分。为末,猪胆汁丸。米次下。(《摘元方》)
⑦治耳有恶疮:楝于,捣,以绵裹塞耳内。(《圣惠方》)

中药炮制

川楝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黄色。(《中国药典2015》)

毒性

小鼠腹腔、静脉、皮下和口服川楝素的LD50分别为13.8mg/kg、14.6mg/kg、14.3mg/kg和244.2mg/kg。小鼠皮下注射川楝素13.6mg/kg,24h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由给药前200μ上升到588μ,以后逐渐下降,第六日恢复正常,皮下注射6.4mg/kg未见升高,对非蛋白氮和血糖则均无影响。(《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川药

相关论述

1.《纲目》: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胞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
2.《本草经疏》:楝实,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者,邪在阳明也,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则诸证自除。膀胱为州都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二经热结,则小便不利,此药味苦气寒,走二经而导热结,则水道利矣。
3.《本经逢原》: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本经》主温疾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化热之义。古方金铃子散,治心包火郁作痛,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亦宜用之。以金铃子能降火逆,延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此言虽迥出前辈,然犹未达至治之奥。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每多掣引作痛,必需川楝之苦寒,兼茴香之辛热,以解错综之邪,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随手辄应,设痛之从上而下注者,法当辛温散结,苦寒良非所宜,诸痛皆尔,不独疝瘕为然。
4.《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5.《药性论》: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作汤浴。
6.《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7.《纲目》:治诸疝、虫、痔。
8.《医林纂要》:泻心火,坚肾水,清肺金,清肝火。核:治疝,去痼冷。
9.《本草求原》: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传说渊源

       东汉广汉郡一座高山下,住着一户姓郭的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年老久病,终日双手抱胸,自觉胸腹胀闷疼痛不舒。
       儿子郭玉为了给母亲治病,四处求医,倾家荡产,仍然不见效,郎中们都摇头说:“你母亲恐怕时日不多了。”一天夜里,儿子梦见一位美丽的仙女,仙女说:“吾乃金铃子下凡,见你孝感天地特来帮助你,十五月圆之时,你去后山顶上会看见一只白兔,你跟着它跑定能获此神药。”儿子十分感激仙女的恩德,便跪下磕头道:“郭玉拜谢金铃仙子,吾定不辜负仙子的恩德,必一生行善。”于是,郭玉下决心要找到梦中仙女所说的神药。待到十五月圆之时,他背着竹筐上山了,果然遇到了一只白兔,白兔一边舞一边歌:“金铃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大好时机莫错过。”说完便跑了,小伙子便紧跟在白兔后面,到半山腰白兔停了下来,小伙子往前一看,果然发现了一种果子。郭玉立即摘果下山,煮水给母亲喝,慢慢地母亲的病真的好了。从此以后,小伙子决心潜心学医,救治病人。一日郭玉去给老乡看病,偶遇了在涪水附近钓鱼的白胡子老翁,小伙子觉得与老翁十分投缘,便把他的奇遇说与老翁听了。老翁听了哈哈大笑,捋了捋胡须道:“你若有心可以拜我为师,我可帮你成就事业!”。小伙子十分高兴,连磕了三个响头,从此便拜老翁为师,潜心学医,治病救人,终成一代名医,为朝野所叹服。

原标题:川楝子
词条标签:川楝川楝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