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疗养频道 > 百日咳百科

百日咳

百科

概述

百咳是由百日咳杆茵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好发于冬末春初,以1~5岁小儿多见。初起临床表现与感冒相似,逐渐出现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剧有呕恶或鸡鸣样吸气声,常伴颜面浮肿,舌系带溃疡,眼睑膜出血。肺部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一般为散发,亦可引起流行,一般预后良好,患病之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病因病机

百日咳属中医外感热病中的“痉咳”、“顿咳”、“天哮咳”、“鹭鸶咳”、“疫咳”等病证范畴。主要由素体不足,调护失宜,内蕴伏痰,外感时邪疫疬之气由口鼻而入,束闭肺经所致。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时邪巡于肺卫,则肺失清肃,疫邪深伏肺经,郁结不宣而易化火,炼液成痰痰热壅肺,气机不畅,上逆而致痉咳,必待黏痰咳出,气机通畅,咳暂缓解。剧咳则肺络受损,引起咳血或鼻衄,若病程迁延日久,久病必虚,可出现气虚阴伤,或气阴两伤症候。



诊断要点

1)主要症状体症:起现开始仅表现为上感症状,一声声咳嗽经1~2周后呈阵发性痉咳。其特点是成串的,紧接不断的咳嗽,连续十几声至数十声,患儿不得不吸一口长气而发出一种特殊的鸟啼样吼声。痉咳可致呕吐;疲惫,鼻出血,眼结膜下出血及舌系带溃疡,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惊厥,甚至猝死,新生儿常无痉咳,仅表现为阵发性窒息。痉咳期约2~4周,以后逐渐减轻,转入恢复期,再经2~3周左右痊愈。

(2)流行病史及接触史:对本病的临床具有参考价值,但应注意,目前传染源很多是成年人。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中细胞总数大于15×109/L和淋巴细胞分类大于6%,可作为诊断的参考。鼻咽拭子或咳喋法做細茵培养,有百日咳杆茵生长,可确诊。

(4)并发症: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中耳炎、脑病等已显著减少,而由于机械性因素造成的并发症,如鼻腔,皮下、眼眶周围出血,结膜下出血,以及舌系带溃疡,疝气、脱肛等仍较常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主要应分清虚实寒热疾病早期,咳声洪亮高亢,有鸡鸣吼声,多为实证,日久,咳声低微,多属虚证。痰涎清稀,舌淡苔白者,属寒证;痰黄黏稠,舌红苔黄者,属热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初起,邪犯肺卫者,治宜疏风宣肺,降逆止咳;痰热阻肺,痉咳明显者,治宜清化痰热,肃肺降逆;病趋恢复,气阴两虚者,治宜益气育阴,补肺健脾。

(三)分型治疗

1.邪犯肺卫型

症状:初时咳嗽、鼻塞、流涕或发热恶寒,其后咳嗽渐重,趋向顿咳,夜间尤甚,苔薄脉浮,指纹淡滞。

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化痰。

方药:止嗽散。

处方:拮梗6~9克,甘草6~9克,白前6~9克,紫菀6~9克,荆介6~9克,陈皮6~9克,百部9~12克,生姜6~9克。

加减:证偏风热兼面赤红,口干,苔黄脉数者,加桑叶6~9克,薄荷3~6克,连翘6~9克,胆星3~6克;偏风寒,兼面白唇淡,舌淡苔白者,加苏叶6克,麻黄3~6克,杏仁6~9克,半夏6~9克。

按语:止嗽散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为治疗外感咳嗽之平剂,对百日咳初起,寒热不显者,较为适宜,临床应用,简捷有效。

2.痰热阻肺型

症状:咳嗽阵作连声不已,咳后伴有鸡鸣样吼声,日轻夜重,反复不已,可伴涕泪并出,呕吐,痰中带血,目睛出血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指纹紫。

治法:清化痰热,肃肺止咳。

方药:麻杏甘石汤合桑白皮汤加减。

处方:麻黄3~6克,生石膏15~30克,杏仁6~9克,桑白皮6~9克,黄芩9~12克,川贝母6~9克,半夏9~12克,苏子6~9克,青黛3~6克,蛤粉9~15克。

加减:鼻衄或痰中带血加侧柏叶9~15克;目睛出血者,加龙胆草6克,赤芍9克;面目浮肿者,加车前子9克,苡仁15克;便秘加玄明粉6~9克,若见痰热壅盛,内陷厥阴,神昏抽搐,喉中痰鸣之症,宜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按语:百日咳痉咳期,小儿多麦现为本型,但亦可见寒痰束肺之证。此时宜用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化痕,降逆止咳。

3.气阴两虚型(肺脾两虚)

症状:咳嗽减轻痉咳消失痰稀而少,气短声怯,纳食减少,困倦乏力,或有潮热干咳,口渴唇燥,舌淡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指纹淡滞。治法:益气健脾,养肺止咳。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五味子9克、麦冬10克,百部10克,紫菀10克,冬花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加减:口干潮热加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胃纳不佳加砂仁6克,二芽各10克;咳嗽不已者加枇杷叶9~15克,百合9~15克。按语:本型多见于百日咳恢复期。

附:单方、验方。

(1)百部9克、天冬15克、东风桔15克。水煎100毫升,加蜜糖分三次服,日1剂,连服七天。

(2)大蒜60克,去皮捣碎,用开水100毫升,泡半天过滤取汁加食糖适量,每次服5~10毫升。日3次。

(3)鲜马齿苋200~300克,水煎服。合匀滤汁,浓缩至100~150毫升,日1剂,分三次服,七天为一疗程。

(4)白糖鸡胆汁,取鸡胆汁加白糖蒸服。1岁内每天半个鸡胆,1岁为1个,2岁以上每天服2个。均服2次服,连服7~8天,适用于顿咳期。

(5)蜈蚣,甘草等份,焙干研末,口服。1~2岁每次1.5克,3~4岁每次2克,连服5~7天。

(6)天竺子15克,

炙百部15克,秦皮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七天为一疗程。

(7)鹅不食草500克,用2500毫升水浓煎药汁500毫升。1岁以下每次3~4毫升,1~2岁

每次服5~7毫升,3~4岁每次服8~10毫升,5~6岁每次服11~15毫升,7~8岁每次服16~20毫升。每天3次。

(8)本人自拟经验方:旋茯苏子汤加味方。处方:炙麻黄3克拌杏仁10克,炙甘草8克,法半夏15克,陈皮10克,百部10克,旋伏花10克(布包),苏子10克,地龙8克,冬花10克,紫菀10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五味子10克,白芥子10克,厚朴6克,生姜10克。

水煎服日1剂,三天为1疗程。

适用于痉咳期,良效。若呕吐甚者加赭石30克,竹菇10克更妙。如咳嗽重者加栗壳6克,特效。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