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名医:南宋末已成功栽培茯苓

南宋末已成功栽培茯苓南宋末已成功栽培茯苓图片

古代,我国药材产区广大农民在采收、利用野生茯苓资源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着野生转为家种的探试。由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有关“(茯苓)彼土人乃假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的记载可以推断,我国产区农民在1500多年前即进行了茯苓野转家种的探索。由南宋《癸辛杂识》记载的“近世村民乃择其小者,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而紧束之,使脂渗入于内,然后择其他之沃者,坎而瘗之,三年乃取,则成大苓矣”可以看出,当时茯苓栽培技术已与近代相近。期间,全国大部分产区虽在进行野转家种的尝试,但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种植,茯苓商品家野兼有,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主要产于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栽培用材主要为温性松树。

宋末至明初,我国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森林资源迭遭破坏,经济发展滞缓,药材生产严重受挫,原以北方为主的茯苓栽培产区相应南迁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并逐渐形成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的商品供应全国,成为全国茯苓的主要产区,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末。据湖北省《罗田县至》记载:元朝(罗田)即有茯苓种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乾隆三年(1738年)湖北优质罗田茯苓,即正式挂上“九资河”牌号向蒙古、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销售;1915年“九资河茯苓”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备受赞赏。1956年湖北茯苓产量多达325万kg,约为当时全国产量的60%。1977年,湖北英山、罗田、麻城,安徽岳西、金寨、霍山等大别山茯苓产区县被定为全国茯苓外贸出口基地;1984年及1997年,分别被定为全国茯苓药材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