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名医:任锡庚

任锡庚任锡庚图片
         任锡庚,清代医家,字修如,北京人,尝任太医院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任锡庚,20岁入清内务府太医院,为光、宣两朝御医。中国最后的御医之一,清末最后一任太医院掌印御医任锡庚的手稿,于8月(2007)被收藏界陆续公布,全部20多卷的日记体手稿,拉近了这个古老职业和21世纪的今人之间的关系。
从医经历
       在中国医学史上,任锡庚算不上一号重要的人物,而他的特殊性就在于,他恰好经历了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慈禧太后掌权的年月,经历光绪宣统两任帝王,一直到帝制废除才离开太医院,而且他勤奋地用日记的方式把经历过的许多东西都记录了下来。这批东西,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一位姓张的老收藏家发现,并用了当时的天价买了下来。
       清朝最后一任太医院掌印御医任锡庚的唯一一套传世手稿之一《九龙虫志》,手稿里面记载了一味名为九龙虫的奇药,以及任锡庚对它的研究心得,十分神奇。
       根据书中记载,九龙虫是一味自南洋传入中国的药,九龙虫本身并无疗效,但如与其他药混合使用,会使其他药的疗效倍增,但是也有一些配伍的禁忌。《九龙虫志》对九龙虫的用法及禁忌进行了详尽的记述,其中有不少任锡庚认为最适宜添加九龙虫的药方。
洋虫
       (《药性考》)
     【异名】九龙虫(《纲目拾遗》)。
     【来源】为拟步虫科昆虫洋虫的全虫。
      任锡庚在太医院呆了30多年后,写了一本《太医院志》,详尽地记载了太医院的规章制度、日常事务、历史渊源流变,以及许多逸闻,算是把这段历史完整地记录下来。“中国正在由戴逸先生主持修撰《清史》,其中单列医药卫生志,委托我来做,其中涉及太医院医药史的部分,就参考了任锡庚的著作。”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李经纬说。
      根据任锡庚的记述,清朝的太医院原址在今天的东交民巷,占地广阔,大堂内悬挂康熙帝手书五言:“神圣岂能在,调方最近情,存诚慎药性,仁术尽平生。”这首诗是送给当时的太医院左院判黄升的,后来就成了镇院之宝。大堂之外,还有二堂三堂,以及诸多的厅房,有的办公,有的则是教学用。清太医院沿用明朝旧制,最高的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阶,以下为左院判,右院判,然后是御医,御医为正八品的官。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生等,这就不入流了,但是他们都被统称为太医,可见太医和御医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在《太医院志》里,任锡庚详尽地记载了御医的考核和提拔,甚至还把考试卷子都录入其中,这也使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御医是多么的艰难,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首先,一名医生想进入太医院,必须先成为里面的学员,这就必须通过考试,而要报名参加考试,比如有一个6品以上的官员推荐。考试统统为面试,由院里资深太医当面出题,由于名额有限,即使被录取,也要等到太医院的上一批学员毕业才能进去。进去后要读3年书,每年考核两次,考核采取各种加密措施,比如分组抽卷密封等杜绝作弊,考核通不过者留级。3年考核都合格,礼部来考一次,通过了,就成为太医院的医生。医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就可以会考补缺,这时间通常是6年,成为院士后,就有机会参加新的考核,从而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御医,从进入太医院到成为御医,至少需要10年修炼。
       当然,也有些由各省直接推荐上来的名医,可以直接参加御医考核,甚至在皇帝大病难愈时,也会让各地推荐良医。但不管推荐来的医生名气有多大,都必须先经过太医院的考核才能进宫去给皇帝看病。

     由盛而衰的国家和中医

     编辑 播报
        大约在光绪初年,20岁的任锡庚进了太医院,从最低层熬起,升迁在同僚中算是很快,他在太医院里没有做到院使、院判,但据说当时的院判张仲元很喜欢这个勤奋的年轻人,授予他一个特殊的权力:掌印御医,管着太医院的大印,有点院办主任的味道。据说他勤奋好学,对所有的学科都有兴趣而且喜欢向人讨教,这从他留下的这20多本手稿也可以看出,手稿囊括了中医的几乎所有领域,包括他对《难经》的注解,对防疫鼠疫的著作《鼠疫辨略》,还有关于儒家养生、关于舌苔诊治等等的学术论著。此外,他还把许多和学术无关的小事情也记录了进去。
在《太医院志》中,他记录了针灸在清末转衰的原因:道光二年,清政府开始禁止御医在皇帝身上行针灸之术,理由是在御医面前裸露身体有损皇帝的尊严。此令一出,针灸之术从此衰败。
      又比如,他记录了太医院的搬迁: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太医院所在的东交民巷变成了使馆区,太医院所在地变成了俄使馆,于是太医院只好搬迁,曾借用寺院的房子办公,5年以后才建起了新的院房,但是规模只有原来的1/10。
不仅仅是太医院的占地面积变小,太医院的人员编制也从100多人缩到几十人,医药分科比起清朝鼎盛时期的13个分科也大幅度缩水,最后变成了5个分科,大清朝的国力衰微也可由此窥见一斑。
著书论作
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
轶事典故
         任锡庚身为御医,他自己却没有混到给皇帝看病的资历,当时常常给皇帝看病的几名御医,包括陈秉钧、力钧,外地推荐的张彭年,杜钟骏等。西医在清末已经对中医开始形成冲击。光绪在久病不愈的时候,曾经召唤过法国使馆的医生多德福前来诊断,但由于超然的地位和自信,绝大部分的中医并没有正眼看西医,任锡庚也没有太留意。
       实际上,西医对中医的冲击,应该从康熙帝开始,当时康熙得了疟疾,用中医治了很久没好,后来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因此很高兴,大力推广这个方子。但是中国人开始学西医,却要到任锡庚的年代,给光绪看过多次病的力钧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中西医相结合。至1910年东北发生大鼠疫,更是重用了西医武连德,运用了卫生防疫理念来压制了鼠疫。在任锡庚的著作《鼠疫辨略》里,已经可以看到,虽然病人的诊治手段还是中医的方法,但许多防疫手段已经是现代防疫学的方法。
        由于西医在东北消灭鼠疫的功绩,以及各种临床证实的有效,院使张仲元曾经在光绪三十七年提出在太医院开设西医学科,并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批准,但实际上这时候的清廷已经是朝不保夕,由于经费没有落实,这个高瞻远瞩的设想没有能够实现。后来光绪病死,各位御医就遭了殃,虽然没有按照古代惯例杀几个人陪葬,但是太医院院使张仲元难辞其咎,被革职待罪效力,各地推荐上来的名医皆被处罚,这清末的最后一次改革中医、引进西医的努力就此告终。
        综观清朝御医史,尽管当时是满人统治,但太医院绝大部分都是汉人,而且从开始到结束,尽管西医在清朝末年已经形成相当气候,但太医院全部都是中医组成。至宣统上台后,没几年清朝覆灭,民国政府时期,留洋派掌握了政府的权力,中医突然从它至高无上的宝座跌落到了无名无分的尴尬地位。御医,这个从周朝就有的,曾经流传了多少传说的职业就此画上句号。
       任锡庚在离开太医院后,除了继续行医以外,用了大量时间整理他半生的笔记手稿,并分订成20多册,这就是今天被发现的御医手稿。中医的传承特点就在于,每位大家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因此他们也特别希望离世时能够留下著作以便后人参阅传承,至于它如何被后人当废纸卖掉,那就不是著述的人能控制的了。
上一篇:尤德众下一篇:何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