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名医:《喉科指掌》

《喉科指掌》《喉科指掌》图片

《喉科指掌》列述喉科病症七十三种,首次将咽喉科(包括口齿、舌等)疾病分门别类进行论述,目前咽喉科疾病的分类方法也以此为据。此书创立的框架、结构、文法、论调、插图等,也成为以后同类书的样板。全书分为六卷,卷一至卷二为总论,其中卷一阐述“咽喉大纲论”、“喉舌分经说”、“咽喉看治法总要”、“十六绝症”、“四绝症”等;卷二列出喉科“精选应用诸方”及制药方法;卷三至卷六为咽喉病症各论,分为咽喉门(11症)、乳蛾门(7症)、喉痹门(7症)、喉风门(12症)、喉痈门(11症)、大舌门(13症)、小舌门(5症)及杂喉门((7症)等八门,共列出73病症,每一病症均有图解和文字说明,对于学习咽喉病的诊断颇有裨益。其学术成就概述如下:


1、阐述喉科理论系统


《喉科指掌》在咽喉的解剖和生理方面提出了许多观点,如“夫咽喉者,左为咽,右为喉。咽属胃,喉属肺,乃一身之总要,百节之关防,呼吸出入之所也”。在致病因素方面,充分考虑到内因和外因,如“此内火外风之症。因喜食酸涩之物,肺气不清故也。”明确提出各种病名,使诸病不相混淆,并在每一病种之下详述病理特点及理法方药,形成较为完善的喉科理论体系。古代限于条件,对咽与喉或分或不分,本书所述大部分喉病,多属于咽部疾病,少数为喉部疾病。喉科七十三病症的分类,是作者的独创。


2、提出喉病诊断方法


在喉科疾病的诊断方面,该书中有许多有益的方法,提倡望闻问切四诊的结合,针对具体病灶形态,注重望诊,不废舌脉,逐个提出病名,使许多模糊的概念得以精确。如“劳碌喉风”和“肥寒喉风”,二者都以咽喉疼痛为主症,局部不红不肿,然而前者有因劳碌而发,多由肝肾两虚,治疗当参以滋补肝肾;后者却因肺卫受寒而致,治疗宜辛温宣肺。书中还记载了使用压舌板进行咽喉检查,这在中医著作中尚属首次。另外,对于咽喉脓肿切开的器械和手术方法,作者进行了详尽的记载:“或铜或金银,外打一小筒,中藏利刃,收放在手,捺出则锋露,收之则藏,不上别处矣”。这种喉科器械和手术方法是较为科学的。书中提出喉科“十六绝症”和“四绝症”。十六绝症为“舌卷囊缩、油汗如珠、哑喉呛食、吐血喉癣、声如锯错、鼻煽唇青、脉细身凉、角弓反张、十指无血、喉干无痰、六脉沉细、大便十日不通、天柱倒折、两目直视、壅痰气塞、喉菌不治。”等十六种临床表现;“四绝症”是“走马喉风、锁喉风、走马牙疳、缠喉风”等四种危重病症。张宗良说:“此四症皆凶险之症。若不吐、不泻、针之无血、药不能入,俱为不治,医者慎之!”这些都成为后世喉科医生鉴别危重病症的标准。


3、创制喉科有效方剂


书中创制或载录了多首现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方剂。如六味汤、雄黄退肿消痰药、烂喉八仙散、通关散、十八味神药、灵保玉枢丹等。


六味汤是本书提出的治疗咽喉七十二症总方,由荆芥穗、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等六味中药组成,其针对喉科疾病特色选药配伍,经过随症加减,可以治疗多种咽喉疾病,书中所载咽喉病症,大多以此为基础加减。如伏寒喉痹,以六味汤加细辛、麻黄、桂枝、苏叶、瓜蒌、诃子、牛蒡子;帘珠喉,以六味汤加山豆根、山桅、黄答、黄柏、知母、熟石膏、生地、玄参、木通;大红喉痹,以六味汤加山栀、木通、海浮石、生大黄、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紫河车、黄芩、天花粉、赤芍,等等。当然,其中有些加减变化较大,加减后的方剂主治病症已经和六味汤有很大差异。书中所及七十三症也并不是全部用六味汤加减治疗,如喉菌、喉瘤、走马牙疳等均不以六味汤主治,而是分别制定其他方剂。


“十八味神药”也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方剂。十八味神药由黄连、白鲜皮、黄芩、紫地丁、当归、赤芍、草河车、山栀、生龟板、木通、甘草、川芎、连翘、乳香、金银花、天花粉、皂角刺、贝母等组成,因其配伍有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活血排脓等功能的药物,所以能治疗“一切烂喉毒症”。


本书在选药、煎煮、服用方法方面,也提出咽喉科特色:“凡诸药料,必须拣道地者预备,俱为细末,临期急用,将白滚水泡一刻,去渣,频漱咽下为度。如煎,不可多煎,数滚为准,多煎则不效矣。”


4、提倡内外治法结合


书中除了记载了大量内服方药之外,还特别重视喉科疾病的外治法,如咽喉吹药有多种,例如:“金不换吹药”,由人中白、细柏末、青黛、玄明粉、白硼砂、西瓜硝、冰片等研末配成,用于治疗火症痘疳、牙疮、喉间溃烂等症。“烂喉八仙散”,由人中白、生大黄、生石膏、玄参、黄芩、玄明粉、僵蚕、瓜硝、轻粉等研末配成,用于治疗咽喉溃烂。等等。本书还详细说明了西瓜硝等药的制药法。“觅上号头藤西瓜,或一个,或二个,用稻柴垫好,放在干燥厨内。至立冬日,将瓜盖挖去,腹中瓤取去七分,皮上肉剩三分,用皮硝二斤或斤半,看西瓜大小,盖好,用线络之,悬向背阴屋檐下,至冷冻之期,其硝自飞出瓜皮外,颜色如霜。用刷帚轻轻拂下,以盘盛之,包好,至三、五日一取。”书中还指出,其可治喉癣、喉疮诸火症,溃烂者吹之不痛。外皮飞出者名银粉雪,其功可并紫雪。此外还记载了针灸、排脓等方法,有利于疾病的痊愈,缩短了疗程,有些方法在危急重症时具有立竿见影效果。

从医经历

张宗良,清代医家。字留仙,江苏吴县人。生平精研医理,尤擅长喉科,颇有治验,名噪姑苏及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一带)。张氏诊治喉证,重视神、气、脉,以及局部色泽、声音高下沉浮等。编有《喉科指掌》6卷(1757),论喉科诸症及针灸、制药诸法,附以图说,为影响较大的喉科专著。另有《咽喉秘集》(又名《喉科秘旨》、《喉科要旨》、《急救喉证全集》),系与吴氏(名佚)合编。

著书论作

编有《喉科指掌》6卷(1757),论喉科诸症及针灸、制药诸法,附以图说,为影响较大的喉科专著。另有《咽喉秘集》(又名《喉科秘旨》、《喉科要旨》、《急救喉证全集》),系与吴氏(名佚)合编。

上一篇:《本草从新》下一篇:少数民族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