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名医:刘翰

刘翰刘翰图片

刘翰(生卒年不详),沧州临津(今山东宁津)人,五代、北宋时期名医。


刘翰出身中医世家,曾做过护国军节度使巡官。后进献医书,被周世宗任命为翰林医官、卫尉寺主簿。周亡宋兴,刘翰地位更进一步,历任朝散大夫、鸿胪寺丞、尚药奉御、检校工部员外郎、翰林医官使、检校户部郎中。主持编纂了《开宝本草》。后因给滑州守将刘遇治病误诊,被贬为和州团练副使。数年后复出,重新担任尚药奉御、翰林医官使。


后病亡于家,享年七十二岁。

从医经历

进献医书


刘翰出身中医世家,世代研习医道。刘翰最初担任护国军节度使手下的巡官(节度使的僚属,位居判官、推官之次)。


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柴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招揽天下人才。刘翰于显德(954年~959年)初期,赶赴京都汴梁,到朝中献上祖传的中医秘笈《经用方书》三十卷、《论候》十卷、《今体治世集》二十卷。周世宗十分高兴,下诏嘉奖他,还任命刘翰为翰林医官,他所进献的医书也被交到史馆珍藏、研究。不久,刘翰又加官为卫尉寺的主簿。


效力新主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刘翰在新朝继续任职。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后周昭义节度使(治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举兵反宋。宋太祖赵匡胤下诏亲征,刘翰受命随御驾北行。平叛归翰之后,刘翰被加封为朝散大夫、鸿胪寺丞。


赵匡胤登基之后,讲求治道,事事都要核实,所以方技(医术、天文、历法、五行、占卜、相术等)之士定要精通本职。乾德(963年~968年)初期,赵匡胤命太常寺(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考核翰林医官的技艺,因为医术不精被贬退的医官达二十六人,刘翰则被为优。此后,赵匡胤又下诏命各州查访医术优秀的人,一旦找到就登记他们的姓名,并衡量距离京城的远近赐给他们路费,送他们到京城来,在他们所过之处命官府供给食物。


开宝五年(972年),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患病,赵匡胤下诏命刘翰和马志前去晋王府为赵光义诊视治疗。经精心调治,二人治好了赵光义的病。晋王病愈之后,刘翰升调为尚药奉御,并得到银器、缗钱、马及鞍勒的赏赐。


重定本草


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下诏令刘翰重订中医的药典《本草》。刘翰与道士马志,医官翟煦、张素、吴复珪、王光祐、陈昭遇、王从蕴、安自良共同对时过300余年的唐代《新修本草》在编纂和传抄中出现的谬误进行修订,编纂成《开宝新详定本草》20卷。次年,宋太祖再次诏命刘翰马志等人重新修订《开宝新详定本草》。这次修订对原书“颇有增损”。最后成书后全书合目录共21卷,命名为《开宝重定本草》。详定后的《本草》包括的药物有:《神农本经》三百六十种,《名医录》一百八十二种,《唐本草》先附的一百一十四种,有名无用的一百九十四种。


新书编成后,皇上命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李昉、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王祐、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扈蒙详细审察后把它献上。李昉等人为新定本草一书做序。


编纂修订《本草》之后,刘翰加官为检校(散官,与正职并存)工部员外郎。


被贬起复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刘翰被任命为翰林医官使,再加官为检校户部郎中。


雍熙二年(985年),赵光义的爱将、镇守滑州的节度使刘遇患病,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刘翰前去滑州为刘遇诊治。刘翰诊治之后,从滑州回到京城,说刘遇必会病愈,但不久,刘遇就死了,刘翰因此获罪,被贬职为和州团练副使。


端拱(988年~989年)初期,刘翰又被起用,重新担任尚药奉御。


淳化元年(990年),刘翰再次担任翰林医官使。逝世时七十二岁。

人物成就

编纂医典


刘翰是一名医学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编纂了《开宝本草》(《开宝本草》实际上包括《开宝本草》和《开宝重定本草》二书,现多指后者。)这是宋代第一部官修《药典》,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板刻印刷的药物学书籍。


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下诏令刘翰重新修纂中医药典《本草》。《本草》就是《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经典著作。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陶弘景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唐代苏恭、长孙无忌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刘翰等九人,以唐代《新修本草》为蓝本,并采摭陈藏器《本草拾遗》等书相互参证,订正错讹,补充遗漏,再由刘翰、马志统一作出注解。最后由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扈蒙、翰林学士卢多逊等详加刊定成书20卷,命名为《开宝新详定本草》。宋太祖为之作序,由国子监镂板刊行。


开宝七年(973年),宋太祖再次诏命刘翰马志等人重新修订。这次修订对原书“颇有增损”。最后由翰林学士李昉、知制诰王佑、扈蒙等重加校勘,成书后全书合目录共21卷,命名为《开宝重定之本草》。全书共收载药物984种,新增药134种,对时过300余年的唐《新修本草》在编纂和传抄中出现的谬误进行了修订。《开宝本草》还重视吸收其它本草著作的精华,在新增的134种药物中,近百种都是从前代诸本草著作中筛选而来,如蛤蚧出自《雷公炮灸论》,仙茅出自《海药本草》。


著作影响


《开宝本草》编纂者成功地制定了严谨的体例,这一体例为宋代其它官修本草著作所继承。首先是首次采用黑白字来代替朱墨分书,《开宝本草》之前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内容用朱笔抄写;《名医别录》用墨笔抄写,年久多易混淆;《开宝本草》改《神农本草经》为白字(阴文),其它为黑字(阳文),清晰醒目。其次,用不同简称标明文字出处:如以“唐附”表示《新修本草》新增药,以“今附”表示《开宝本草》新增药,以“陶隐居”为《本草经集注》注文,以“唐本注”为《新修本草》注。而《开宝本草》编纂者,根据文献资料所作的注文,则冠以“今按”,根据当时药物知识作的注文冠以“今注”。这一体例规定,为保存古本草文献作出了重大贡献。

著书论作

《开宝新详定本草》20卷。《开宝重定本草》21卷。《开宝本草》(包括《开宝本草》和《开宝重定本草》二书,现多指后者。)体例基本沿袭《新修本草》,新增133种,共载药983种,新增大多为当时名医常用的有效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本书一改以前手抄本草以流传的方法,改为雕版印刷,使中国药典性本草有了第一个印刷刊本。

上一篇:马志下一篇:成无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