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名家 > 当代名医 > 正文

沈凤阁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9/7/29
摘要:沈凤阁(1925-2010)字鸣喈,男,汉族,上海市崇明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温病学专家,南京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江苏省医科师资班,留南京中医学院 ...
沈凤阁

沈凤阁 图片

沈凤阁(1925-2010)字鸣喈,男,汉族,上海市崇明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温病学专家,南京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江苏省医科师资班,留南京中医学院,主要从事《温病学》的教学、临床和研究工作。他对外感病的病因学、发病学、辨证学和治疗学等,都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临床对病毒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都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从医经历

沈凤阁1925年生,自幼学医,师从沪上儒医范春如先生,1957年毕业于江苏省医科师资班,留南京中医学院,主要从事《温病学》的教学、临床和研究工作。留校初期承担过《伤寒论》、《内经》、《针灸学》和《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的教学。1969年至1977年间在南京地区523科研组从事中药抗疟药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工作。1978年回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继续从事温病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编辑室副主任、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评审组成员、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成就

学术成就


一、温病学科研方面

沈教授在温病学研究方面,不但发皇古义,且能融会新知,对温病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一,丰富、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体系,主编出版了《温病的理论与临床》一书,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四时温病的具体证治以及现代医学命名的属于温病范畴的一些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第二,提出并完善独具特色的温病学术见解,认为外感病的病因学应在吴又可戾气学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承认病原微生物对人体致病的客观实际;在辨证学方面提出了以脏腑为纲、以八纲为用、以气血为辨的新构想;在治疗学方面认为辨证施治应包括病因学治疗、发病学治疗、病理学治疗三方面内容。第三,阐释、点校温病学原著,主编了《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阐释》,点校出版了《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明医杂著》、《疫疹一得》、《慎柔五书》、《医医病书》等著作。


二、温病学教材编写方面

1962年起,沈教授作为主编之一,对第一、二版统编教材进行了较大修改和完善。之后,相继参加了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第四、版的编写、审稿和定稿工作。为了适应中医学中等教育的需求,沈教授编写了《温病学中级讲义》,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温病学中级教材》,从而形成了《温病学》中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为了适应中医函授教育的发展,他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温病学》和中医海外函授教材《温病学概要》。80年代末,沈教授又主编了《中医诊法学》。此外,他还曾参与修改、审定二版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对《伤寒论》教材建设亦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临床辨证施治方面

沈教授临床辨证施治,常强调以下几点:


1.突出四诊特色,识辨疑似证候;


2.善用前贤古方,随证化裁得当;


3.治病治心并重,不忘饮食调摄。

著书论作

主编:《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阐释》、《温病的理论与临床》、《中医诊法学》、《医海拾贝》等。


合编教材:《温病学教学参考资料》、《伤寒论译释》、《温病学讲义》(第一、二版)、《伤寒论讲义》(第一、二版)、《温病学中级讲义》(第一版)、《温病学概要》、《中医学概论》、《中医学》、《温病学专辑》等。


点校出版:《疫疹一得》、《慎柔五书》、《医医病书》、《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明医杂著》等。

原标题:沈凤阁
上一篇:沈仲理下一篇: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