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曹颖甫 图片
曹颖甫(1866年—1938年),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掘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曹氏师承有自,于治伤寒学方面颇得黄氏师传,时常以仲景之方为人治病得心应手。
江苏自古名医辈出,曹氏生长于一个有中医学素养的家庭。其父曹秉生“深通中医,家人患疾,从不延医,自家处方服药,无不霍然病痊。”。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心向往之,少年时就喜读医书,其父见了便勉励道:“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曹氏十二岁时读张隐庵的医著《伤寒论集注》;十三岁时研习《伤寒论·阳明篇》,“适有邻居老妇卧病缠绵,更医者屡,久不得效,先生试诊之,脉实,大便多日未行,腹胀而拒按。曰:此大承气汤也!斗胆投之,功如桴鼓。乃叹曰:仲圣之方,若是其神哉!”。十六岁时其父“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S231;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厥后治举子业,房师嘉定秦芍龄先生明医理,先生少时就读南菁学院,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是著名的汉学大师而兼精医学。两位老师以儒通医,曹氏受他们的影响,在治经学的同时继续钻研医学,间为人治病。在读书期间曹氏善长词章,于研求经训之外,肆力于诗文;其为文,初学桐城,更上溯震川庐陵以达晋魏。其诗尤超绝有奇气,不为古人所囿,别树一帜,同学称之为“诗文大家”。其为人笃厚淳谨,秉性耿直,同学亦称之为“曹戆”。二十五岁时,赴试金陵,途中卧病,偕行者略知医方,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后经其表伯陈葆厚先生用桂枝白虎汤一服而愈。“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掇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光绪壬寅(1902年)登贤书,举孝廉(31岁中为举人)。光绪甲辰(1904年)诏罢科举,曹氏即绝意于仕途,征选知县不应。精归学,擅学画,尤擅画梅,昹梅寄志。初以诗文名于时,医界有“诗、文、画三绝”之誉。“常借诗文以抒胸臆,而其傲岸之气,又旁溢为画梅。梅以冬心,而老干挺立,折枝俪落,含遒劲于秀逸,毕生风骨,盖寓于是也。颖甫之画梅,必系以诗,诗主而梅客,虽以二者并传,君意则以诗名梅也。”“闻辛亥革命时,颖甫以巾裹发,不肯去辫,乡人有谋用利剪剪之,则乘夜循至沪上,久之方归。袁世凯称帝时,各县士绅列名劝进,某太史受袁氏金,为江阴县代表。颖甫于某,论亲则姻叔,论谊则业师,闻之,突诣某所,诘之曰:‘叔竟受袁氏之贿,而作此无耻之事耶?我江阴人之颜面,为汝剥尽矣!’某大惊,急曰:‘无此事,无此事。’”[8]曹氏虽绝意仕途,但心存济世,年三十八岁“慨然兴救世之志”,自此致力于医学济世活人。其治学专宗长沙,反复研读张隐庵、黄坤载、程修园诸家的《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悬解》、《伤寒论浅注》等“伤寒”、“金匮”著作,并旁及时方各家。其用经方治病,“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荚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病肠痈始。莫不随时取效,其应如响。”后虽“南走湖湘,北游齐鲁,行笈中恒以方书自随,未尝一日暂废。及白潍县归,家居数载,暇即与里中钱性芳、朱翔云、冯箴若诸先生互相讨论,以阐发经旨为要务。”1917年后在丁甘仁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等中医院校任教,桃李遍天下,近代名医秦伯未、章次公、王一仁、沈石顽等,为其入门弟子之佼佼者。
	
岁已未(1919年),曹氏悬壶于沪上。其年过五十,始来上海行医,初不甚知名,医务亦较清淡,“此无他,先生拙于言辞,不善修饰。上海浮夸之地,人多皮相故也。”而曹氏“以利济世人疾苫为事,亦不屑屑于诊金之多寡,以是贫病者咸感赖之。”他的应诊病人多为劳动群众,诊费收得很低,有时不但免费反而施以医药。其处方,常常是一、二帖,用药少而精,疗效则多为“覆杯而愈”。久而声名鹊起,“贫病者皆庆幸歌颂”之。后受丁甘仁之邀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之职,并讲授《伤寒》和《金匮》课程。“其授课也,携水烟筒纸煤一把,且吸且讲。以《伤寒》、《金匮》深文奥义,抉择隐微,启迪后进,学者亲炙其绪余,咸心悦诚服,而忘其举动之离奇矣。”教学之余在上海慈善团体同仁辅元堂坐诊,每年端午至中秋节例有施医给药,大约前后共三年时间。在上海期间,曹氏特与丁甘仁先生友善,两人常常相互讨论医学,以振兴中医为己任。1926年丁甘仁先生逝世,“自丁翁作古,先生眷恋故人,郁郁寡欢,乃专志闭产著书,讲经授徒。”志在使中医后继有人。1931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该校第一任校长是谢利恒,期任教于该校的老师除曹颖甫之外还有丁福保、陆渊雷、祝味菊等人。
	
1937年“9.18”事变,日寇侵华攻击上海,先生即返故里,12月1日江阴城陷,日寇烧杀淫掠,先生守家门如守国门未弃家避难。日寇占领江阴,欲借曹之声望,诱其登任当地维持会长,遭先生坚拒。7日上午10时许,日寇追逐妇女侵入曹宅,先生柱杖拦截痛斥,大义凛然,惨遭杀戮,肠溢腹外犹痛骂不绝,两天后(11月9日)气绝身亡,时年七十岁。先生不只医名卓著,更以嫉恶如仇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景仰。至今大陆江阴市近年已为曹颖甫塑像,其旧居亦作为古城景点,供游人凭吊。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评价曹颖甫是“近代一个纯粹的经方家”。
所著医书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理论透彻周详而又切实用。
	
《伤寒发微》
	
《伤寒发微》是曹颖甫先生40余年对《伤寒杂病论》探索的心得,论述密切临床,精湛允当。曹氏注释《伤寒论》一洗空泛之浮论,专务实学,考据精详,凡无字之处必反复探讨,一再解释。而仲景之不出方治者,综而核对,甚为周密,提出方治,以启示后来。曹氏注重临床实践,常借临床验案阐发病症变化机理,并以此进一步验证仲景经方的临床实用价值,对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金匮发微》
	
《金匮发微》是曹颖甫先生40余年对《伤寒杂病论》探索的心得,论述密切临床,精湛允当。曹氏《金匮发微》最大特色,就是书中附录大量个人治验,突显其“考验实用”,能于诸家注释之外独树一帜。曹氏注重临床实践,常借临床验案阐发病症变化机理,并以此进一步验证仲景经方的临床实用价值,对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经方实验录》
	
《经方实验录》是曹氏长期临床效验的缩影和精华荟萃。曹氏一生治医专宗仲景,善用经方而闻名。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经方实验录》分上中下3卷,共计92案。其中大多医案有一剂知,二剂已,甚则覆杯而愈的效果。
	
	
	 
		曹氏精医术、工诗词、善画梅,除医学著作外,尚有《古乐府评注》、《诸子精华录》、《气听斋诗集》、《梅花诗集》、《古文》、《骈文》、《词集》、《门人姜佐景辑录》、《曹颖甫医案》、《丁甘仁先生作古纪念录》各若干卷。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