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王惟一 图片
王惟一(987-1067),古代医家名。名王惟德,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中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王惟一对医学,特别是针灸学有重要的贡献。其主要成就在于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铜人和刻石碑。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及其同行,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及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接旨后,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两座针灸铜人。铸成后,仁宗赞口不绝,把它当作一件精湛的艺术品,经惟一等在旁的医官介绍了铜人的用途和在医学上的价值之后,遂下令"把一座铜人放在医官院,让医生们学习参考;另一座放在宫里供鉴赏。"并让史官把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写入史册:"这铜人于天祯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经'御制'完成,以便传到后代。"这时,王惟一又将自己编绘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献给仁宗,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赵祯阅后,非常高兴,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编图经已经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传到后代"。
官书问世
	
王惟一对针灸医学的贡献有三,一是考定《明堂针灸图》与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二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三为刻《图经》于石。作为官书问世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宋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对宋代及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灸铜人
	
针灸铜人的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的人体模型和针灸直观教具,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王惟一为此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从《图经》、石碑、铜人的编绘制作,可以看出,使经穴理论规范化,是王惟一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王惟一在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时,"纂集旧闻,订正讹廖",做了不少校勘考证工作,对后世学习《内经》原文起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并进一步完善了经穴理论。
	
《图经》、石碑、铜人三者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内容一致石碑起到了保存《图经》内容的作用。铜人对经穴教学的形象化与直观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创了针灸学的腧穴考试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先河。
	
统一经穴
	
北宋以前的经穴,存在着图谱粗糙难辨,文字叙述比较含混,以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的状况。因此,王惟一十分重视经穴的规范化,他编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列于碑石,成为我国较早的针灸图谱。其铸腧穴针灸铜人,据《齐东野语》记载:"以精铜为之,藏府无一不具,其外俞穴,则 金书穴名于旁,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可见,是两具比较精致的铜铸模型,其内有脏腑,外有腧穴,穴孔通向体内,穴名刻于体表穴旁,它是中国针灸医学教学最早而且是最珍贵的教学模型,平时,它发挥着穴位规范化的作用,教学时它是针灸学生等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的依据。根据文献记载:考试医学生时,体表涂腊,使穴位、经络被覆盖之后,诸孔穴也因此而被黄腊所堵塞,再向体腔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针刺,若取穴刺之有误,则针不能入;如果取穴正确无误,则针从孔穴刺入体腔内,水银即可从拔针后的针眼中射出。有了这样高级的教具,无疑大大方便了针灸教学,从而对统一穴位和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总之,虽然图经、石碑、铜人三者各不相同,但内容一致,完全统一。他开拓了医学模型的先河,开辟了形象教学的道路,促进了经穴定位向规范化发展,使"针砭之法,传述不同"的局面得到改观。
	
考订经穴
	
他在撰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时,"篡集旧闻,订正讹谬",对经穴理论作了不少校勘考证工作,例如阐述手太阳经主病,他根据《脉经》卷六有"卒贵失(矢)无度"的记载,在《内经》原文的基础上予以补充,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卒遗失无度"是完全可能的,加此一症,更合中医理论原貌。他在《图经》中收载腧穴657个,与《甲乙经》相比,增加了"青灵"、"颇阴俞"、"膏肓俞"3个双穴,督脉的"灵台"、"阳关"2个单穴。他还考证了穴位的作用,与《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一些较早的文献相比,增添了不少内容,如上星穴,增添了治疗"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等病证的主治作用;承山穴,增加了治疗"腰背痛、霍乱、转筋、大便难、久痔肿痛"等病证的作用;风府穴,增加了治疗"头痛鼻衄"的作用;委中穴,增加了治疗"热病汗不出、足热撅逆满、膝不得屈伸"等病证的作用。通过这些努力,既进一步完善了经穴理论,又扩大了穴位的主治作用,提高了腧穴的实用性。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全书共三卷,公元1026年成书。书中把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按十二经脉联系起来,注有穴位名称,绘制成图,为铜人注解。图样完整,内容丰富,经穴较多而系统。按照图可查到所需用的穴位,按照穴位可查到所治之症候,是我国古代针灸典籍中一部很有价值的针灸学专著。形式略与近代《图解》相似,书中详述各个针灸穴位间的距离长短,针刺的深浅尺度,以及主治、功效等项。上卷主要论述了十四经(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络、任脉、督脉)的经络循行、主治及经穴。中、下卷分别按照头、颈、躯干、四肢的顺序,详叙每一经穴。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原书共为三卷,后于南宋(金•大定)时,有人重制补注,改为五卷。《针灸图经录》五卷,约成书于1026年。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