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国药典》2015年版516、517页。
【处方】川芎61.2g、白芷30.6g、羌活30.6g、细辛15.3g、防风23g、荆芥61.2g、薄荷122.4g、甘草30.6g。
【制法】以上八味,取川芎35.7g,甘草15.3g及白芷、细辛混合粉碎成细粉;剩余川芎及羌活、防风粉碎成粗粉,以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和剩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将以上各稠膏、药材细粉和挥发油加适量蜂蜜或饴糖混匀,制成1000丸,烘干,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浓缩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药性分析】方中川芎性味辛温,用量较重,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痛),并为诸经头痛之要药,为君药。薄荷、荆芥轻而上行,善能疏风止痛,并能清利头目,为臣药。羌活、白芷均能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牵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心痛);细辛散寒止痛,并长于治少阴经头痛;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效,均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服时以清茶调下,取其苦凉之性,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的过于温燥与升散。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效。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用法与用量】饭后清茶送服。一次8丸,一日3次。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
【贮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