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短刺虎刺(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岩石羊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Damnacanthus giganteus (Mak.) Nakai的根。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产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等地。

植物名短刺虎刺

拼音DuanCiHuCi

学名Damnacanthus giganteus (Mak.) Nakai

别名咳七风、鸡筋参、黄鸡胖、长叶数珠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茜草目

茜草科

亚科茜草亚科

巴戟天族

虎刺属

虎刺组

植物形态

具短刺灌木,罕小乔木,高0.5-2米,有时可达7.5米;根肉质、链珠状;幼枝常具4棱,初时深绿色,疏被微毛,后变灰黄色,无毛,刺极短,长1-2毫米,通常仅见于顶节托叶腋,其余节无刺,有时因刺宿存而大多数节具刺。叶革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4(-15)厘米,宽2-3(-5)厘米,幼时下面脉处被与幼枝相同短毛,成长后两面无毛,干后上面黑色、榄绿色或棕色,下面榄绿色或棕黄色,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边全缘,具反卷线;中脉在下面凸出,在上面凹陷,有时平或线状凸出,侧脉每边5-7条,弯拱相连,在下面凸出,在上面不明显,凹陷或平;叶柄长2-5毫米,初时下面被与幼枝相同的毛,后变无毛;托叶生叶柄间,初时上部二裂,后合生、加厚成三角形或半圆形,早落。花两俩成对腋生于短总梗上,通常仅1对,有时2-4对;苞片小,鳞片状;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状,长2-3毫米,初时外被与幼枝相同的毛,檐部4裂,裂齿三角形;花冠白色,革质,管状漏斗形,长15-18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自喉部至管上部密被柔毛,檐部4裂,裂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毫米;雄蕊4,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长2毫米,花药长2毫米,基着,外露;子房4室,花柱外伸,顶部裂成4裂条。核果红色,近球形,直径5-8毫米,分核(1-)2-4,三棱形;种子近球形,角质。花期3-5月,果熟期11月至次年1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其分布区在北回归线至长江流域之间。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分布于日本。(《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民间称本种为“黄脚鸡”、“老鼠胎”,其肉质、链珠状根民间作补益药用,有补气血,收敛止血等功效。(《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短刺虎刺
词条标签:短刺虎刺岩石羊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