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植物形态

1.黑斑蛙:

体长约70-80mm,雄蛙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吻棱不显;鼻孔距眼距吻端为近,眼间距窄,为上眼睑宽之1/2;鼓膜大,为眼径的2/3-4/5,犁骨齿两小团,左右不相遇。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长顺序3,1,2,4,指侧有窄的缘膜,第2指的最显着。关节下瘤明显。后肢较短而服硕,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不相遇,趾间几为全蹼,第5中餐上侧缘膜发达;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外跖突小,内路跖突小,内跖突窄长,有游离的刃状突出。皮肤不光滑,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二脊侧褶间有四行至六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变异颇大,侧褐到体侧的皮肤也不光滑,腹面皮肤光滑。雄蛙有1对颈侧外声囊,第1指基部有精肥的灰色婚垫,满布细小白疣。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的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贿有1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的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部;北方的雌性蛙多有深酱色或黑色者;背侧褶处色较浅,为金黄或黄或浅棕色,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

2.金线蛙:

体长50mm左右,雄蛙略小,头略扁,头长宽几相等,吻钝圆,吻棱不显,眼间距小于鼻间距或上眼睑之宽,鼻孔在吻与眼之间;鼓膜大而明显,几与眼径等大,紧接在眼后;犁骨齿两小团。指趾端尖圆,指长顺序3,1,4,2,第1,3指几等长,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后肢粗短,胫跗关节前达眼与鼓膜之间,左右跟部仅相是,趾间几全蹼,第4,5跖间之蹼达跖基部,并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跖突发达成刃状,外跖突小。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1对宽厚的背侧褶自眼后至胯部,有时在后端不连续,褶的最宽部分几与上眼睑等宽,颞褐不显;腹面光滑,肛部有疣。生活时背面色绿或橄榄绿;背侧褶及鼓膜棕黄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股后方有1知黄色纵纹,这纵纹下面有1条较宽的酱色纵纹,腹鲜黄色或带有棕色点,尤以咽及胸部更为明显。雄性有1对咽侧内声囊,第1指有婚垫。

3.泽蛙:

外形似虎纹蛙而体形小,体长50~55毫米。趾间半蹼。吻部较尖,上下唇有6~8条黑纵纹;两眼间有“V”字形斑,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有的还有宽窄不一的青绿色或浅黄色脊线纹。背面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有的杂以赭红、深绿色斑;无背侧褶,有许多分散排列、长短不一的纵肤棱。雄蛙有灰黑色单咽下外声囊,鸣声响亮,生活在稻田、沼泽、菜园附近。体长40~55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头长宽相等;吻端尖圆,吻棱圆;鼻孔距吻较距眼略近,眼间距窄,为上眼脸宽1/2;鼓膜为眼径的2/3;犁骨齿两团,向后集中而不相遇。指趾端钝尖;第一指发达,指长顺序3、1、4、2;关节下瘤及掌突发达。后肢较短,胫跗关节前达眼部附近,左右跟部稍重叠;趾间的蹼约达2/3;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蹠突窄长,有时与跗褶相连,外蹠突小,有时与第五趾之蹠褶相连。背面的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之长短纵肤褶,而无背侧褶;体侧多为圆形疣,后肢背面也有小疣;头部两上眼睑后方有一窄的横肤沟;颞褶明显;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为棕灰色或灰棕橄榄绿色,有时杂以赫红色,深棕色斑纹颇显菩;上下唇缘有六至八条明显的纵纹;两眼之间有横斑,背面在前肢肩部多少成∨∨形斑,断续情况不一;两侧斑纹的凹入部分适与肩部浅色点相对;背后端有∨字形纹或短横纹;少数标本背部正中有浅色宽窄不一的脊线;四肢有横纹;雄性咽部黑色,其余为白色。雄性体略小,第一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黑色。蝌蚪体肥,后肢5毫米时,全长34毫米,尾长为体长的两倍;尾较细弱,尾端尖圆;蝌蚪橄榄绿色上有棕赫麻点,沿着尾鳍的上缘有若干显著的短黑楼斑,腹面无斑纹;口小、唇齿式1:1~1/Ⅲ;角质颌不强,唇乳突在口角两侧延至下唇两侧,而下唇中部乳突则缺如。

生境分布

1.黑斑蛙: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间的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金线蛙:习居于有莲花的池塘内,平时多匍匐在荷叶上或居于较大的池塘内或湖边。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3.泽蛙:常见于田野池塘及丘陵。分布在河北、山东、西藏、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

原标题:
词条标签: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