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耳叶马兜铃(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黑面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的根。9-11月采挖,切片,晒干。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

植物名耳叶马兜铃

拼音ErYeMaDouLing

学名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

别名卵叶马兜铃、卵叶雷公藤、黑面防己、鎚果马兜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马兜铃目

马兜铃科

亚科马兜铃亚科

马兜铃族

马兜铃属

亚属马兜铃亚属

具柄花被组

植物形态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长达一米以上,直径3-5厘米,其间有时具缢纹,外皮灰褐色,内面白色,粉质;茎无毛,干后有明显浅槽纹。叶纸质,卵状心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2(-24)厘米,宽4-14(-24)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裂片近圆形,下垂,湾缺深1-3厘米,边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条,侧脉每边约3条,向上略弯拱,近边缘处互相连接;叶柄长2.5-4(-8)厘米,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4-8厘米,有花2-3朵;花梗纤细,长约1厘米,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稍被短柔毛;花被长4-6厘米,基部收狭呈柄状,与子房连接处稍扩大,具关节,其上膨大呈球形,直径5-8毫米,向上急遽收狭成一长管,外面浅绿色,具脉纹,管口扩大呈漏斗状,一侧极短,另一侧延伸成舌片;舌片长圆形,长2-3厘米,宽5-6毫米,顶端圆而具凸尖,初绿色,后暗紫色,具纵脉纹;花药卵形,贴生于合蕊柱上,并单个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5-6毫米,6棱;合蕊柱顶端6裂;裂片顶端渐尖而钝,向下延伸成6裂的圆环。蒴果倒卵状球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3.5-5厘米,直径2-3.5厘米,具平行纵棱,近基部收狭,成熟时褐色,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梗长4-6厘米,下垂,常随果分裂成6条;种子近心形或钝三角形,长宽均约8毫米,褐色,扁平,密布疣点,边缘具浅褐色膜翅。花期5-8月,果期10-12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于台湾、广东(茂名、陵水、澄迈)、广西(防城、武鸣)、云南(景洪、耿马、景东)。生于海拔60-2000米阔叶林中。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亦产。(《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根和种子药用。根味微苦、辛,性凉;有清热解毒之效。种子治喉炎。(《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耳叶马兜铃
词条标签:耳叶马兜铃黑面防己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