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血见愁(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山藿香为唇形科植物血见愁Teucrium viscidum Bl.的全草。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植物名血见愁

拼音XueJianChou

学名Teucrium viscidum Bl.

别名山藿香、肺形草、布地锦、皱面草、方枝苦草、方骨苦草、野薄荷、贼子草、假紫苏、野苏麻、蛇药、水苏麻、山黄荆、四棱香、冲天泡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唇形科

亚科筋骨草亚科

香科科属

穗花香科科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无毛或几近无毛,上部具夹生腺毛的短柔毛。叶柄长1-3厘米,近无毛;叶片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3-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阔楔形至楔形,下延,边缘为带重齿的圆齿,有时数齿间具深刻的齿弯,两面近无毛,或被极稀的微柔毛。假穗状花序生于茎及短枝上部,在茎上者由于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俨如圆锥花序,长3-7厘米,密被腺毛,由密集具2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披针形,较开放的花稍短或等长;花梗短,长不及2毫米,密被腺长柔毛。花萼小,钟形,长2.8毫米,宽2.2毫米,外面密被腺长柔毛, 内面在齿下被稀疏微柔毛,齿缘具缘毛,10脉,其中5副脉不甚明显,萼齿5,直伸,近等大,长不及萼筒长的1/2,上3齿卵状三角形,先端钝,下2齿三角形,稍锐尖,果时花萼呈圆球形,直径3毫米,有时甚小。花冠白色,淡红色或淡紫色,长6.5-7.5毫米,冠筒长3毫米,稍伸出,唇片与冠筒成大角度的钝角,中裂片正圆形,侧裂片卵圆状三角形,先端钝。雄蕊伸出,前对与花冠等长。花柱与雄蕊等长。花盘盘状,浅4裂。子房圆球形,顶端被泡状毛。小坚果扁球形,长1.3毫米,黄棕色,合生面超过果长的1/2。花期长江流域为7-9月,广东、云南南部自6月至11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地林下润湿处,海拔120-1530米。日本,朝鲜,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全草入药,各地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肺脓疡、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冻疮肿痛、翠丸陉肿、吐血、衄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疗疮疖肿等症。据《岭南采药录》载:“凉血解毒,去瘀生新,理跌打,敷疮毒,治蛇伤,消肠风下血”。(《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血见愁
词条标签:血见愁山藿香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