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蒲公英(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均产。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植物名蒲公英

拼音PuGongYing

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别名蒙古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灯笼草、姑姑英、地丁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桔梗目

菊科

亚科舌状花亚科

菊苣族

亚族莴苣亚族

蒲公英属

蒲公英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2n=24,32。(《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蒲公英
词条标签:蒲公英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