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犁头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中药名称犁头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VIOLAE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堇菜科

  • 分布区域

来源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戟叶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 Sm.、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Blume及心叶堇菜Viola yunnanfuensis W. Becker的新鲜或干燥全草。(《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干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性状

戟叶堇菜  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较粗短。叶丛生,灰绿色,具长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三角形、三角状戟形或狭披针状戟形,长2~7cm,宽0.5~3cm,基部戟形或略呈浅心形,稍下延,边沿有浅波状齿。花梗长于叶,花淡紫色。蒴果椭圆形。气微,味微苦。

长萼堇菜  叶片三角状卵形、近三角形或戟形,长2~4cm或更长,宽1~3cm,基部宽心形,两侧有明显垂片,边缘有小齿。花梗略长于叶,花紫色,蒴果长 圆形。

心叶堇菜  叶片长圆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8cm,宽3~6cm,基部深心形,边缘有较密的粗齿。花淡紫色,蒴果长圆形。(《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性味归经

微苦、辛,寒。归肝、肾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乳痈,喉痛,目赤肿痛,疮疡肿毒,刀伤出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2-6列,长方形或多角形,切向延长,壁栓化并微木化。皮层细胞有棕黄色脂样物质,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和方棱晶;淀粉粒单粒和2-8复粒,球形,直径3-20μm;草酸钙方棱晶长径3.0-7.0μm,簇晶直径10-36μm。木质部导管为单纹孔,木化,直径28-40μm;管胞为具缘纹孔,木化,直径10-20μm,无木纤维。

叶表面观或断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有乳头突起。气孔少,不等式。下表皮细胞民垂周壁稍弯曲,有明显串珠状增厚。气孔多数,不等式。两面均被单细胞毛茸,长125-250μm,直径25-50μm,表面有横向环形疣状突和纵向短线状突起。叶肉组织栅状细胞1-2列。栅状和海绵组织有树脂物质。

原标题:犁头草
词条标签:长萼堇菜、犁头草、苦地丁

  • 来源来源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