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芙蓉花(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芙蓉花为锦葵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的干燥花。秋季采收,晒干。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 中药名称芙蓉花

  • 中药学名(拉丁名)FLOS HIBISCI MUTABILIS

  • 别 名片掌花、醉酒芙蓉、九头花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锦葵科

  • 分布区域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

来源

本品为锦葵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的干燥花。(《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分布产地

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晒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卷缩呈不规则卵圆形。长1.5-3cm,直径1.5-2.5cm。小苞片8-12枚,线形,被毛;花萼钟状,上部5裂,灰绿色,表面被星状毛;花冠淡红色至棕色,皱缩,中心有黄褐色的花蕊。质软。气微。味微辛。(《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性味归经

微辛,凉。归肺、肝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功效

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消肿排脓。(《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肺热咳嗽,瘰疬,肠痈,白带;外治痈疖脓肿,脓耳,无名肿毒,烧、烫伤。(《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用法用量

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干品研末油调或熬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用药禁忌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非实热者忌用。”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中药配伍

①治吐血、子宫出血、火眼、疮肿、肺痈:芙蓉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二两,冬蜜五钱。捣烂敷,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④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湖南药物志》)

⑤治灸疮不愈:芙蓉花研末敷。(《奇效良方》)

⑥治虚痨咳嗽: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两,黄糖二两,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重庆草药》)

⑦治经血不止:拒霜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用米次下二钱。(《妇人良方》)

相关论述

①《本草图经》:"主恶疮。"

②《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毒疮。"

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④《纲目》:"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⑤《生草药性备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

⑥《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和血。"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

⑧《四川中药志》:"治腹泻。"

⑨《本草推陈》:"外敷打扑伤,肿痛。"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原标题:芙蓉花
词条标签:木芙蓉芙蓉花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