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两面刺(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两面刺为菊科植物两面刺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 ex Hand.-Mazz.的全草。夏、秋季连根采挖,切段晒干。产于云南、贵州。

  • 中药名称两面刺

  • 中药学名(拉丁名)Radix seu Herba Cirsii Chlorolepis

  • 别 名白马刺

  • 所属功效类止血药

  • 菊科

  •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贵州。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两面刺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 ex Hand.-Mazz.的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云南、贵州。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连根采挖,切段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根呈纺锤形,簇生于根茎上,长约20cm,直径0.6-2cm。外皮黄色,略有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略呈粉质。气特异,味苦微甜。 以粗壮、无须根及芦头者为佳。(《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痢疾,胃痛,吐血,咯血,月经过多,尿血。(《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中华本草》)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与大蓟根近似,不同者:内皮层外侧的分泌腔较少,直径107-150μm。韧皮纤维成层排列,木化;木质部较发达。(《中华本草》)

原标题:两面刺
词条标签:两面刺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