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人参叶(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人参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r ginseng C.A. Mey.的干燥叶。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主要产于辽东(今东北地区)、吉林等。

  • 中药名称人参叶

  • 中药学名(拉丁名)GINSENG FOLIUM

  • 别 名人参苗、参叶.

  •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 五加科

  • 分布区域本草记载人参主要产于辽东(今东北

来源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叶。(《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本草记载人参主要产于辽东(今东北地区)、上党(潞州,即今山西长治市和黎城县的一部分)等。唐代以前,以上党参为佳,至清代,以辽参为地道。现吉林、集安、抚松、靖宇一带,是著名的人参道地产区。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 (《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常扎成小把,呈束状或扇状,长12~35cm。掌状复叶带有长柄,暗绿色,3~6枚轮生。小叶通常5枚,偶有7或9枚,呈卵形或倒卵形,基部的小叶长2~8cm,宽1~4cm;上部的小叶大小相近,长4~16cm,宽2~7c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及刚毛,上表面叶脉生刚毛,下表面叶脉隆起。纸质,易碎。气清香,味微苦而甘。(《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性味 苦甘,寒。(《中国药典2015》)

①《纲目拾遗》:"味苦微甘。"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 《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经。"

药材功效

补气,益肺,祛暑,生津。(《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煎汤,3-10g。(《中华本草》)

(3~9g)(《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不宜与黎芦同用。(《中国药典2015》)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黄绿色。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略呈长方形,长35~92μm,宽32~60μm ,垂周壁波状或深波状。下表皮细胞与上表皮相似,略小,气孔不定式,保卫细胞长31~35μm 。叶肉无栅栏组织,多由4层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直径18~29μm ,含叶绿体或草酸钙簇晶,草酸钙簇晶直径12~40μm ,棱角锐尖。

根横切面:木栓层国数列扁平木栓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外侧常有大型裂隙,并有树脂道及颓废筛管群,内侧细胞排列密致,近形成层处树脂道环列较密,树脂道圆形或长圆形,内含共同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作径向断续排列,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纤维。该品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1ml,使成湿润状态,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 5ml,摇匀,室温下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静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上层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5mg的混合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乙酯-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关药

相关论述

1.《纲目拾遗》:百草本性,大率补者多在根,叶则枝节之余气,不可以言补也。参叶虽禀参之余气,究其力,止能行皮毛四肢,性带表散,与参力远甚,惟可施于生津润燥,益肺和肝之用。今一概用作培补元气,起废救危,何不察之甚。

2.《药性考》:清肺,生津,止渴。

3.《纲目拾遗》:补中带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四肢头目;醉后食之,解酲。

原标题:人参叶
词条标签:人参人参叶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