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杜仲叶(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河南等地。

  • 中药名称杜仲叶

  • 中药学名(拉丁名)EUCOMMIAE FOLIUM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 杜仲科

  • 分布区域、主产四川、贵州、云南

来源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叶。(《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河南等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微辛,温。归肝、肾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10-15g。(《中国药典2020》)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棕褐色。橡胶丝较多,散在或贯穿于叶肉组织及叶脉组织碎片中,灰绿色,细长条状,多扭结成束,表面显颗粒性。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方形或多角形,垂周璧近平直或微弯曲,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条状纹理;下表皮可见气孔,不定式,较密,保卫细胞有环状纹理。非腺毛单细胞,直径10-31μm,有细小疣状突起,可见螺状纹理,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理化鉴别: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杜仲叶对照药材1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中国药典2020》)

中药炮制

炒杜仲叶:取杜仲叶饮片,搓揉成团。照盐炙法炒至表面焦褐色时,取出,摊凉。每杜仲叶100kg,用盐2kg。(《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毒性

杜仲叶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8.64±0.59g/kg。每日给小鼠灌服杜仲叶水煎醇沉液40g/kg,连服3d,未见有异常现象。杜仲水煎醇沉液12g/kg给大鼠灌胃,连续21d,也未发现有组织学的改变。(《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传说渊源

       古时候有个名叫杜仲的人,家里十分贫寒,全靠上山砍柴维持生活,由于积劳成疾,落了个腰腿疼的病根。一天,他上山砍柴,腰腿疼突然犯了,疼得他抱着树杆咬住树皮不敢松手也不敢松口,不自觉地把树皮汁吸进肚里。不一会儿,腰腿似乎疼得不那么厉害了,后来真的不疼了。杜仲想:“每次犯病都把我疼得死去活来,可是这次怎么咬住树皮吸进树皮汁就不疼了呢?”他好奇地看了看咬过的树皮,发现同别的树皮不一样,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于是剥了一些带回家中,准备日后发病时再用。
       杜仲知道邻居老汉得的也是腰腿疾病,和他的病一模一样,于是把备用的树皮拿来给老汉煎汤喝,一碗、两碗……老汉的病也好了。事情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四面八方犯腰腿疼的病人都纷纷登门找杜仲医治,人们吃了用树皮煎的汤病都好了。为了感谢杜仲,人们就把这种树皮也叫杜仲,一直传到今日。

原标题:杜仲叶
词条标签:杜仲杜仲叶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