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移动医疗要找准发力点

来源:健康报发布时间:2015/2/5
导读:□本报记者 乔 宁□ 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的“移动医疗元年”。这一年,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速,人口健康信息化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各种移动健康服务应用软件令人应接不暇,以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 ...

□本报记者 乔 宁□


  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的“移动医疗元年”。这一年,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速,人口健康信息化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各种移动健康服务应用软件令人应接不暇,以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商界大佬也在加紧布局移动医疗。

  资本的进入一次次刷新着移动医疗的价值,公众的热盼也让移动医疗使命感爆棚。然而,移动医疗究竟该往何处去,似乎已被着急赶路的先行者们遗忘在脑后。

  新技术砸不了医生饭碗

  在辽宁省医院协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日前召开的汇溪湖医院信息化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毫不留情地向互联网大咖的“移动医疗梦”泼了一盆冷水。

  2014年5月,支付宝对外公布“未来医院”计划,宣布对医疗机构开放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同年11月,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放言:“30年后让医生失业。”此言一出,一众拥趸对“在家就诊”的未来医疗模式憧憬万分。

  “新技术确实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但若要取代医疗,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杉说,移动医疗取代不了治疗方案的提供者,即医师、护士、药师、技术员、营养师、康复师的作用。“别说30年,就是60年后,医生的饭碗还能保得住。”

  实际上,“未来医院”计划无非为患者打造了一个O2O的就医流程,即把挂号、缴费、取报告搬到线上,而问诊、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服务的核心环节,依然在线下由患者和医生面对面完成,医生终究还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和稀缺资源。

  至于应用互联网视频等技术,实现远程问诊、家中就诊的设想,王杉认为更不靠谱。试想,如果医生不再亲自望、触、叩、听,不再结合患者的发病史、家族史进行系统检查,而是通过观察屏幕中患者的表现,甚至仅仅依靠几张检查化验单,就对患者病情作出诊断,未免有些令人贻笑大方,也无法保证患者安全。

  深圳市联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双全认为,过分夸大移动医疗的作用,会模糊其本质。“缩短患者的非医疗等待时间,让患者能尽快看上医生,才是移动医疗在院前应发挥的作用。”

  为缓解就医难问题,各种主攻挂号服务的移动医疗产品应运而生。百度CEO李彦宏近日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位患者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权威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服务。“百度医生”App宣称已与解放军总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将实现一键预约医生功能。

  对此,王杉表示,如果不考虑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所有患者都能通过网络甚至电话预约最权威的专家,岂不是与分级诊疗模式相悖?

  关键是满足医院需求

  时下,移动医疗产品爆炸式充斥于医疗保健市场。从院前预约挂号、采集信息,到院内诊疗服务,再到出院后健康管理,形式五花八门,尤以院前患者服务产品居多。

  究竟哪种产品定位和模式能够激发医疗产业的活力?朱双全认为,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是医患双方共同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移动医疗创新产品。

  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最迫切需求是什么呢?盛京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全宇表示,无非是助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医疗服务的不断改善。

  目前,以北大人民医院、盛京医院为代表的信息化排头兵,除通过智能导诊、便捷支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外,更着力借助信息化手段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比如,依托于软硬件设备,实现药品使用、取血输血、围手术期等环节的闭环管理,做到全员可追踪、全程可追溯、个体可纠错;医护人员使用PDA,实现床边下医嘱和床旁护理等。

  但放眼国际顶尖的移动医疗创新应用,能做的远不仅如此。此前,IBM公司与梅奥诊所、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将Watson认知计算系统应用于医疗领域。该系统收录了肿瘤学领域42种医学期刊、60多万条临床试验证据、200多万页的文本资料、1500份真实案例,能够在几秒之内筛选10年癌症治疗历史中的150万份患者记录。

  对于这位头脑发达的“沃森医生”,王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利用云数据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为癌症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找准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的发力点。

  此外,一些企业助力医院提高诊疗水平的探索同样值得肯定。比如某款App产品可根据医生专业,精准提供最新的医学资讯、继续教育、会议直播服务,并开放中华医学会文献数据库的全文免费阅读,帮助医生完成最新课题研究报告。

  相较于院内服务,诊后服务领域更是一块“肥沃的荒地”。朱双全介绍,联新正将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医患沟通需求作为新产品的研发定位,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和安装于其上的应用软件,实名就诊的出院患者将可实现与主诊医生的实时沟通,医生也可对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

  “从医院需求出发不能是一句空话,否则移动医疗就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之物。”朱双全感叹,与医院顺畅沟通、紧密合作,是移动医疗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景医学或是最佳发展方向

  尽管移动医疗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医疗生态,但在王杉看来,目前的移动医疗表现形式仍然游弋于医疗内核之外。

  王杉认为,实景医学或是移动医疗的最佳发展方向。实景医学即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处于自然生活状态下的患者,实时开展疾病数据采集、分析、诊断、治疗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比如,4%的国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很多OSA患者不得不在预约后,等待1个月~3个月到医院的睡眠实验室睡一晚,以采集睡眠数据,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面对不熟悉的医护人员,睡在不舒服的病床上,患者表现出的数据会真实么?”王杉认为,OSA与眩晕、慢性心衰、疼痛等患者的观察监测都应在自然状态下完成,而实景医学模式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机遇。“只要患者遵医嘱使用相应的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技术将在家中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送回诊断中心,医生就能及时进行诊断,制订出治疗方案。”

  王杉强调,在这一模式中,大型综合医院、各类保健机构承担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任务,社区医生的职能将发生转变,负责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各级各类医院将实现无壁垒、无缝隙衔接,医院还可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开支。

  “当然,这种新型模式也对医疗领域提出了新挑战。”王杉提出,首先要确保设备采集、传输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前提则是数据采集设备质控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操作人员准入、培训、继续教育的开展等。但目前的现状是,具备健康数据采集、传输功能的App软件尚未纳入法律监管,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还达不到临床的要求。

  此外,能否基于循证医学原理,对碎片式的医疗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国人健康数据库,拓展数据背后的医学价值,还需打上问号。王杉说,不同医疗机构人员合作提供医疗服务时,由谁承担法律责任?数据传输涉及的患者隐私、数据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政府支持,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研究。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爱看 不感兴趣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