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长江商报消息
研发康莱特历时20年,耗资12亿元,当前在中俄市场年销售额已近10亿元
本报记者 刘涛
即便还有最后一公里,但也无法忽略抗癌中药进军欧美市场的里程碑意义。
“最艰难的工作已经完成,主要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了”。在抗癌中药注射液获得美国FDA通过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对外界表示松了口气,表示未来的重心是回归家庭。
6月27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李俊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对外证实了这个业内大事,他宣布李大鹏院士领衔研发的康莱特抗癌注射液通过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并将在美国本土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
事实上,美国的药品审批有着当今世界最严苛的程序,这种程序也一度被欧洲和中东等地区认同,李大鹏院士认为,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并美国批准进入三期临床阶段,意味着中国的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了。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中国本土自主研发的中药产品获准进入国际市场,历经20年时间、耗资12亿元,李大鹏领衔研发从中国东南地区广泛种植的薏苡仁中提取抗癌化合物,研制成注射液产品,未来会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
已使200万患者得到治疗
6月27日,当李俊伟宣布康莱特抗癌注射液通过美国FDA,并将要在美国本土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稍稍松了口气。65岁的他提前一天对媒体表示,“接下来,我要把重心放回家庭了,”尽管他表示还会继续研究,但“最艰难的工作已经完成,主要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来做了。”
长久以来,在中药资源储量巨大的中国,受制于多重因素,走出去、国际化并非李大鹏一个人的梦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此前认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现实意义就是能引进国外技术,带动自身发展。
据了解,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由薏苡仁中提取活性成分,主要用于减缓癌症化疗疼痛,作为第一个获得美国FDA通过的中药产品,业内人士对其产品有着较高评价,多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或标杆示范意义。
公开信息显示,从1995年到现在,已有200多万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单品年销售额近10亿元。
此外,1999年,李大鹏向美国FDA提出中药新药的注册申请,克服了重重难关,自筹资金数千万美元,成功完成康莱特注射液的IND(临床前的研究),一期临床试验(毒性考察)和二期临床试验,从不同方面证实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的安全有效。
美国《科学》杂志称赞康莱特抗癌注射液是继中草药麻黄素、青蒿素发明之后,又一个拥有专利的代表性成果。
20年改变中药口服历史
光鲜背后往往隐藏着难以言说的往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身上也是如此。
中国各种中药成分复杂,加上技术制约,有效成分很难被提取,在市场上鲜有成熟的中药产品出现。至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如何在中药中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研发的思考一直存在,并跃跃欲试。
复旦大学药学专业出身的李大鹏也不例外,他拒绝当年履职省科技厅副厅长的机会,扎在中药提取的行当里一直难以自拔,包括自己全身被大面积烧伤之后。
从1995年起,李大鹏攥着国外叔叔资助的5万美元,开始对抗癌注射液的研究和尝试。他所采取的办法是超临界萃取,这种技术是全球近3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进程中,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列为中药高效提取分离现代化的关键技术,而这种开发与产业化则形成了热点中的热点。当时,李大鹏看到通过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成分非常有利,遂加剧了对这种技术的研究。
据了解,当时李大鹏领衔“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通过长期研究,解决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成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在技术上完成提取、分离,此前中国中药制备以液体溶媒提取的传统工艺得到革新。
公开资料显示,正因受益于此,李大鹏执掌的康莱特药业公司在2003年经批准正式生产,应用这项技术使产品得率提升13.3%,生产工时由原来得112小时缩短至2.5小时,成本降低22%。
技术上的优势奠定了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的研发,当时李大鹏领衔的科研团队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分离出抗癌活性成分,研制而成安全、有效、速效且工艺超前的静脉乳剂。
李大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薏苡仁研究的成功,打破了中药只能作为辅助药而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的传统观念。康莱特注射液在经过美国、俄罗斯临床试验完成后,2004年被准在俄罗斯全面上市。作为第一个处方药进入俄罗斯医药市场的中药制剂,改变了中药只能口服的历史。
新药研发资金缺口巨大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又带有抗癌的字眼,加上疗效和安全性优良,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美国评价很高,且一度被政府官员推崇,可能会成为美国市场上最为热销的抗癌产品,但是其巨大的研发耗资并不为人所知。
业内人士认为,新药研发一直是国内企业的软肋,特别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传统中药产品的研发费用更是巨大。
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的研发耗资自然也不会低。早在2007年,李大鹏曾对外表示,赴美一期临床做下来将会耗资700万美元,而总的投入将高达1700万美元。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当时,李大鹏对外披露的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的利润率在4%至11%之间,当时的年实际销售额可能不到10亿元,也就是说,当时的研发资金投入非常有限。
而寻求民间的并购融资或成为除银行借贷外的重要途径。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末,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收购浙江康莱特51%股权,给出15倍的市盈率,股权估值约为7.5亿元,但这宗股权收购一直并未被浙江康莱特公司证实。
记者注意到,江西济民可信集团官网显示,浙江康莱特公司为该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其战略合作产品也在其官网上显示陈列。
而在此次股权收购前的3、4年前,浙江康莱特一直寻求被收购,曾与步长集团有过收购的洽谈,但不知因何故最终搁浅。
业内人士分析,收购方看重的正是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国内外市场上持续盈利的能力。公开信息显示,2008年,浙江康莱特公司宣称销售额已经突破40亿元。在2005年7月,康莱特完成在俄罗斯的临床试验并正式开始销售,同时在美国也完成一期临床。
其实,研发资金缺口一直伴随着这家民营医药企业的发展,出售股权或成为浙江康莱特的唯一选项。
目前,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国内年销售突破10亿元,但是未来在美国的第三期临床试验需要更大的投入。除了在美国,公司还将在中国、东欧同时开展,预计共收录750名患者,预计投入的资金将不低于5000万美元。
长期从事中药研究的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导吴和珍对此并不否认,他在7月1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新药研发周期长、耗资巨大,且风险并存,并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他介绍,一种新药从前期调研、研发到最终获得政府批文,一般周期在10年时间,耗资10亿元很正常。
中研普华研究员李湖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且成分复杂。国内对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不足,许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治疗机理尚未阐明,潜在着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从国内成熟的技术和人员角度来讲,周期长和耗资大一点都不奇怪。
中药文化输出成最大软肋
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在李大鹏院士领衔下历时20年,终于赢得了业界和市场的双重肯定,成为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个中药产品,具有标志性意义。
在李湖看来,从传统中药薏苡仁中提取有效抗癌活性物质,研制成可供动脉、静脉大剂量输注的“康莱特”注射液,浙江康莱特公司前后投资12亿元研发和推广,证明国内药企走自主研发创新的道路是可行的,有利于扭转国内企业研发投入滞后现状,有助于国家在医药改革中对新药研发政策扶持提供依据。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草药市场年销售额估计在700亿美元左右,其中中药约300亿美元,日本产品占78%,韩国产品占11%,中国仅占4%左右,且大部分为原料药和保健药。中药姓“中”,近年却被国外做大、做强,已是不争的事实。
李湖认为,国际市场化最大的门槛在于技术(专利)及资金上,近年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对天然药物进行大量开发,较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已达500多项,并不断在争取专利,力求形成知识产权的屏障。
从出口数据来看,目前中国中药出口仅占国际市场的4%左右,这与中国中医药发源地和中药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雄厚的科技和资金实力,“中为洋用”,积极开发天然医药保健品,其抢占市场的势头非常强劲,中国中医药正受到一些西方草药公司为代表的“洋中药”的严峻挑战。
不过,这倒并不是最重要的,吴和珍经长期研究认为,虽然中国中药资源储量巨大,但国内中药种植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种植,从技术层面上来看,首先要解决的是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体系和中药质量的管控体系。
吴和珍同时指出,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认知和接受程度不高是因为中药文化渗透不够,从长远来看,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文化先行,先期输入中国中医中药文化,为更多的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做好铺垫。
1995年—2015年
康莱特抗癌注射液
已使200多万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单品年销售额
近10亿元
全球中药销售额
近300亿美元
日本产品占78%
韩国产品占11%
中国仅占4%左右
opinion
从长远来看,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文化先行,先期输入中国中医中药文化,为更多的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做好铺垫。
—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导吴和珍
A股上市药企新药研发困局
长江商报消息
研发支出仅占营业收入2%,重销售轻研发现象普遍本报记者 刘涛
类似康莱特抗癌注射液的新型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鲜有出现,占据中国医药产业半壁江山的中药仍难发力。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受制技术、资金和人才壁垒,国内上市药企少有涉及新药研发,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出中药新药研发根源—“归根结底还是新药研发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
目前,国内上市药企的研发支出显得极为吝啬。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多家上市药企研报发现,其研发支出大多在2%以内,而销售费用占比却在10%,甚至以上。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成本低廉的西药生产仍在企业产品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重销售、轻研发成为国内上市药企的通病,挣快钱、快挣钱思维占据着企业掌门人的头脑,缺乏长期规划。
药品研发多是“以旧换新”
7月3日,湖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博导吴和珍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新药研发的周期投入大、审评通过率低等导致企业望而却步,一般中药产品从前期调研到立项、上市销售最短时间也需要6年,进入市场后还有与市场磨合的风险。
鉴于此,多数药企不会花大力气研发新药。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有老处方的药企一般会将老产品改良,以新品推出。例如马应龙推出第二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是中药产品,马应龙在痔疮药品占据零售市场份额高达45%,但最近新研发的10个产品仅有一项重要产品,还是改良性产品。
湖南千金药业专注女性健康产业,2013年报显示,要完成妇科千金丸和补血益母丸等新剂型的上市准备,启动妇科千金胶囊临床再评价,硝酸布康唑ⅡB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中药六类新药萹菊尿炎颗粒已完成药学研究。这意味着距离新药上市还有一大段距离。
在健民集团2014年年报里,显示其公司“重新盘点和审视科研资源”,在2014年完成中药5类新药开郁宁片申报生产工作;小儿宣肺糖浆、小儿牛黄贴热贴、利胃胶囊完成 2 期临床研究进入3期临床阶段;阿奇霉素缓释干混悬剂等品种完成临床前研究准备申请临床;新立项小儿便秘颗粒等项目进展顺利,新产品开发梯队格局逐渐形成。
健民集团对老产品的二次开发也出现在年报中,主要围绕“疗效、质量、口感、适应症”等二次研发方向,继续对公司主导产品和重点产品进行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
相比于上述公司近乎小打小闹的过于谨慎的研发格局,康莱特抗癌注射液历经20年耗资12亿元走进国际市场或许才是大手笔。
多家上市药企重销售轻研发
国内上市药企对研发重视程度不一。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云南白药、马应龙、千金药业等多家上市药企数据,它们的研发费用支出一般在总营收2%以内。
云南白药(证券代码:000538)是国家重要保护品牌,具有很多保密级的中药。201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研发支出总额15864万元,比上年减少2314万元,该年度研发支出占公司营业收入的0.84%。 而在2013年同期,云南白药研发支出占比公司净资产的2.01%。
马应龙(证券代码:600993)是湖北省内药企,这家药企的研发费用近两年内出现明显降幅。该公司年报显示,2014年度和2013年度研发支出分别为2844.78万元和3051.87万元。其中,2014年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收入的3.51%。而记者发现,其在2015年10个公司重点研发项目中,仅有一个第二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是中药产品,其他九项均是化学药品。
位于湖南的千金药业(证券代码:600479)主导产品妇科千金片(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甲类品种,是唯一列入国家秘密技术的妇科中成药品种。虽然该公司在2014年度研发支出增加31.08%,但当年研发支出仅占营业收入的2.20%,2013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6%。
7月3日,千金药业董秘谢爱维回应长江商报记者称,“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研发费用持续上升比率变化不大,主要因为合并报表中商业部分的收入增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从上市医药公司销售费用率来看,2013年和2014年,除云南白药为12%外,千金药业、马应龙、九芝堂以及桂林三金、江中药业销售费用率都在20%至30%。
在研发投入上,2013年和2014年,上述药企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都在2%以内。
医药市场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很快,研发投入少,意味着未来的新药储备可能不足,吴和珍曾多次向上建言药企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做新药研发储备,但应者寥寥。
在中研普华研究员李湖看来,企业轻视研发影响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企业家缺乏长远眼光,本质上是新药研发投入和产出在当下难以平衡所致。
新药研发亟待打破资金壁垒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外资药企大批专利药到期,化学药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明显,选择性非常有限,而西药新药研发难度和失败率越来越大,周期和费用持续上升,西方国家逐渐加大对中药领域的投入,对中国中成药的管制也开始出现松动,这也让中药产业的开发和应用正成为世界各国医药产品发展的方向之一。
不过,中药产业因为投入捉襟见肘、资金使用分散、成果转化艰难等因素,科技创新又显得十分乏力。与此同时,西方中药却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直接导致中国中成药出口与西方中药进口连续3年出现贸易逆差。
从研发上来讲,药物研究在当年科技领域仍然是耗时最长的研究之一,研发费用巨量级投入就让药企望而却步。中国作为中药资源大国,在这种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和重要质量管控成为技术上相当重要的部分。
吴和珍认为,中药是资源型产业,当前我国中药材缺乏产业规划和规范化种植,各地气候、生态、土壤等环境差异导致药材质量出现差异,影响药效的稳定性。以湖北省为例,东部罗田县为茯苓主产区,西部是黄连的重要产地,这样的药材种植规划出台后,就能划区有效管理和科学种植,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内还需要多做加法。
7月3日,湖北省中医院科技处陈学军受访时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该院最近几年来中药门诊数持续上升,说明中药进一步被人们认识,中药对一些病症确实有效,遗憾的是该院参与新药研发很少,主要是承接国家重点项目以及临床试验。
李湖认为,中药产业一直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中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中药新药研发对于企业来讲,技术、资金及人才壁垒较高,目前国际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每年投入的新药研发费用超过70亿美元,仅仅研发资金,都不是国内一般制药企业所能承担的。
他认为,未来国家应该加大对药企的政策、资金扶持;随着西方国家大批专利药到期,加大相关仿制药品生产;加大进行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积极布局最新前沿研发技术。
上市药企研发费用
云南白药
2013年
研发支出占公司
营业收入1.15%
2014年
研发支出15864万元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0.84%
马应龙
2013年
研发支出3051.87万元
2014年
研发支出2844.78万元
占医药工业收入3.51%
千金药业
2013年
研发支出
占营业收入1.86%
2014年
研发支出
占营业收入2.20%
从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到国务院重磅文件发布,从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到 ...[详情]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