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频道 > 药市行情 > 正文

市场杂谈:从“供给侧改革”谈中药产业发展动向

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发布时间:2016/3/16
导读:年后的中药材市场交易,似乎像是一列不温不火的列车,拖着沉重的身躯,缓慢的行驶着。这种状态已经影响了行情的变化和经营商的情绪。事实上,这种低迷的状态是中药材行业周期性的特征,大环境和大气候的影响倒不是关 ...

年后的中药材市场交易,似乎像是一列不温不火的列车,拖着沉重的身躯,缓慢的行驶着。这种状态已经影响了行情的变化和经营商的情绪。事实上,这种低迷的状态是中药材行业周期性的特征,大环境和大气候的影响倒不是关键性的。最近网络媒体出现的一个高频词“供给侧改革”,这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似乎也为调整中药产业经济结构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

市场杂谈:从“供给侧改革”谈中药产业发展动向


中药材市场交易依旧疲软


有商家认为:“今年国家对药企的各项行政监管更加严厉,尤其是原料和成药质量的抽检。企业为了避免风险,大多采用缩短原料库内停留时间,按需采购的策略,从而导致出现近期市场需求乏力的现象。”


也有商家认为:“过去每年春季药企习惯性的连续采购原料,拉动货源地的原料行情上涨,从而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倾斜的现象出现。去年至今国内宏观经济形式严峻,企业为了控制采购成本,大多调整采购策略,降低采购频率,间接提高资金周转率。”


当然,也有商家认为:“目前药材市场整体行情疲软与商家对未来行情走势的信心不足有密切关系。”


几年前看似火爆的药市行情似荼蘼花开,而后又伴随着几年的低迷惨淡的景象。有人一直怀疑这样的药材交易的繁荣是不是一种“假象”?


而近几年药材的大量种植,产量增加在所难免,而肆意投放农药化肥导致农残超标、产地初加工不当等因素,无形之中导致货源滞销或成交失败。这些也是目前药商感觉到生意难做的主要因素。


现在看来药材价格与几年前相比较而言给人的感觉确实无法相提并论,客观来看目前多数药材的价格并没有下跌多少,反而却上涨,只是相对于那些一路攀升的药材如太子参、人参、党参等药材而言,的确如过山车般的惊心动魄。如今我们的药商早已不在盲目的“跟风”,毕竟高价带动生产过剩的利剑似乎依然悬在头上。由此可见当下制约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行业经济结构性矛盾。


中药产业发展“供给侧”急需改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今正担负着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繁重任务的国内经济,如何才能“识水性而顺洋流”?


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的理念。




中国经济转型尚在攻坚期,经济总需求不足。主要体现为传统产业衰退,中国的周期性行业去产能去杠杆的压力远未释放完毕,过剩产能出清(供需平衡状态)仍处于攻坚阶段。


如果说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一直是一个风尘仆仆的赶路者,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以实现努力赶超;而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慢下来是必然趋势更是客观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如同春风吹拂般的惬意。




如今的中药产业急需寻医诊脉并对症下药,因为这样的“疼痛”已经由来已久。结合目前中药产业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产业上游的中药材生产供应端“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产能过剩问题的优化解决

针对那些大宗类品种如三七、太子参、麦冬、山银花、白芷等,可通过地方政府或相关协会的统一引导并协调发展生产,将生产、流通环节的最及时的信息分析传递给前端种植户,从而在确保控制生产规模的同时,又能确保种植出来的药材品质稳定、可靠,销路畅通,让药农完全放心生产。


2、 供给侧的品质监管尤为重要

因为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延续多年的传统加工方式或多或少会对药材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不排除那些不法商贩的非法加工、掺杂、掺假行为的干扰。如果从产地源头就能对药材的品质做到监控或引导,或许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提升供给效率也是很有必要的。


3、 巧借“大健康养生”春风做大品牌

好的产品既要有好的内在品质,更要有好的品牌来包装。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其养生意识也越来越强。而很多药食同源的品种,要么因其缺乏有力的市场推广要么缺乏一个鲜明的品牌而难从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鉴于如此情况,在树立一个良好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如何借用消费端的大健康意识形态来做大做强,显得格外重要。源头的精细化管理确保品质的可靠,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精美外包装也是产品打动人心的必要条件,当然有效推广更是产品供给端成功走向市场的强劲动力。


药市行情“换挡期”有商机


当前药市正处震荡调整阶段,也是一些药材品种行情高低价的“换挡期”。从高价跌落下来的药材,就是生产出现了过剩,低价行情产生商机,如何把握入手的最佳时机,需客观看待供需关系;涨价过后的药材,也需要一个低价调整阶段,这样的调整需要经过数年之久,如何持仓操作同样需要客观分析品种属性。


有的品种在中低价位打起了持久战,有货者已被拖得精疲力尽。如:黄芪、桔梗、板蓝根、金银花、麦冬、太子参等。有的品种其生产面积已经开始出现调减,也许熬过这段低迷行情,以上药材有望率先吹响涨价的号角。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快进键”已经按下,做好上述几个着力点,科学、持久、良性发展才是中药产业的最佳状态。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爱看 不感兴趣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