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茶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茶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的果实。10-12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主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 中药名称茶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CAMELLIAE SINENSIS

  • 别 名茶实

  • 所属功效类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山茶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来源

本品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的果实。(《中药大辞典》)

分布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10-12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中药大辞典》)

药材性状

果实扁球形,具3钝棱,筠端凹陷,直径2-5mm,黑褐色,表面被灰棕色毛茸,果皮坚硬,不易压碎。萼片宿存,5片,广卵形,长2-5mm,上表面灰棕色,具毛茸,下表面棕褐色,质厚,木质化。果柄圆柱形,上端稍粗,微弯曲,其下方有一突起的环节,棕褐色。气微,味淡。(《中药大辞典》)

性味归经

《纲目》:“苦,寒,有毒。”

药材功效

降火消痰平喘。(《中药大辞典》)

药材主治

主治痰热喘嗽,头脑鸣响。(《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内服:0.5-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中药大辞典》)

中药配伍

①治喘急塞迫欲死者:茶实(生熟者佳)、百合根、矾石各等分。上三味研匀为丸,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白汤下。(《续名家方选》茶实丸)
②治喘嗽勾哈,不拘大人小儿:糯米泔少许磨茶子,滴入鼻中,令吸入口服之,口咬竹筒,少顷涎出如线。(《经验良方》)
③治头脑鸣响,状如虫蛀:茶子为末,吹入鼻内,取效。(《医方摘要》)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纲目》:治喘急咳嗽,去痰垢。

传说渊源

       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原标题:茶子
词条标签:茶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