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鸭跖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晒干。产于我国东南部地区。

  • 中药名称鸭跖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COMMELINAE HERBA

  • 别 名鸡舌草、碧竹子、青耳环花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鸭跖草科

  • 分布区域产于我国东南部地区。

来源

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产于我国东南部地区。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晒干。(《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长可达60cm,黄绿色或黄白色,较光滑。茎有纵棱,直径约0.2cm,多有分枝或须根,节稍膨大,节间长3-9cm;质柔软,断面中心有髓。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1-2.5cm;先端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抱茎,叶脉平行。花多脱落,总苞佛焰苞状,心形,两边不相连;花瓣皱缩,蓝色。气微,味淡。(《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热病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叶表面观:非腺毛有两种,均为2细胞,一种短锥形,长45-60μm,壁较厚,基部细胞直径约45μm,顶端细胞短尖;另一种棒形,基部细胞长45-60μm.壁稍厚,顶端细胞较长,先端钝圆,壁薄,常脱落。草酸钙针晶较多,长至74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鸭跖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5:1:0.05)为展开剂,薄层板置展开缸中预平衡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小便不通:竹鸡草一两,车前草一两。捣汁入蜜少许,空心服之。(《濒湖集简方》)
2.治高血压:鸭跖草30g,蚕豆花9g。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3.治疟疾:鸭跖草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治黄疸性肝炎:鸭跖草120g,瘦猪肉60g。水炖,服汤食肉,每日1剂。(《江西草药》)
5.治高热惊厥:鸭跖草15g,钩藤6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6.治咯血、吐血:竹叶菜、地星宿各60g。捣绒,冲淘米水服。(《贵州草药》)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中国药典2020》)

毒性

鸭跖草水煎液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大于80g/kg。(《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疔肿,肉癥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癎,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2.《日华子》:“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3.《滇南本草》:“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
4.《品汇精要》:“去热毒,消痈疽。”
5.《纲目》:“消喉痹。”
6.《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流行性感冒。”
7.《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小便淋漓作痛。”
8.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脏性水肿,脚气水肿,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及结石。”

传说渊源

       鸭跖草的名字由来,有一个奇特的传说:
       楚国郢都有一人,勇而有胆略,他将刷墙所用的白色土粉涂抹一点在自己的鼻头上,又有一匠人与他配合,猛然一斧斩落,恰好将楚人鼻头上的白粉砍掉,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再看这位楚人,面色坦然,全无惧意!这个故事称为“郢人之鼻斫”(斫,读作“卓”,意为用斧头砍),唐宋时世人见有一种野花,中间花瓣带一点白色,好似将鼻头抹上白粉的楚国人,因此称之为“鼻斫草”。“斫”字后来又被讹传为“跖”,读音为“直”(因在吴越一带,两字发音相近),于是将错就错,这种野草也被叫做“鼻跖草”了。又因为这种野花常常长在潮湿的溪边河畔,水边的鸭子喜爱将这野花的鲜嫩茎叶当作食物,因此就被叫成了“鸭跖草”。

原标题:鸭跖草
词条标签:鸭跖草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