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牛蒡(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牛蒡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成熟果实和根。8-9月采集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挖取根,洗净,晒干。产于西藏林芝、米林、波密、错那、亚东、吉隆等地。青海、甘肃等地也有分布。

  • 中药名称牛蒡

  • 中药学名(拉丁名)

  • 别 名齐增巴、旦巴夭高、贝瓦杂阿

  • 所属功效类 拔毒生肌药

  • 菊科

  • 分布区域产于西藏林芝、米林、波密、错那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成熟果实和根。(《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西藏林芝、米林、波密、错那、亚东、吉隆等地。青海、甘肃等地也有分布。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8-9月采集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挖取根,洗净,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本品根呈纺锤形,肉质而直立。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黏。
瘦果呈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或浅灰褐色,可见多数紫黑色细小斑点,有数条明显纵梭线,顶端钝圆稍宽,有一圆环,中间有点状凸起的花柱残迹;基部略窄,可见圆形果柄痕。果皮较硬,果实折断后可见子叶两片,淡黄白色,富油性。果实气无,种子气特异,味微辛,久嚼稍有麻舌感。(《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甘、辛、苦,性凉。(《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舒脉,疏散“龙”热,宣肺透疹,利咽,消肿破痞,解毒。(《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脉病,“龙”热感冒,麻疹,肺热,“龙”热症,咽痛,胎宫痞瘤,结石病,痈肿疮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瘦果横切面:外果皮薄壁细胞类方形大小不等,壁弯曲,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细胞壁稍厚,微木化;棱脊处常有小型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棕黄色颓废细胞层,细胞界限不清晰,为一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种皮最外层为一列栅状细胞,多扭曲,排列紧密,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最内层有角质层。胚乳细胞内含脂肪油。子叶细胞内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或小方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2)取脱脂的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温浸1h,滤过,滤液供检验:①取滤液2ml,加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则呈蓝绿色。②取滤液2ml,加入等体积3%碳酸钠水溶液,于水浴上煮沸3-5 min,放冷,加入重氮化刑,则溶液呈红色。
(3)取本品粗粉5g,加稀盐酸水溶液(pH1-2)1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3份各1ml,分置3只试管中。分别加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各1滴,则分别产生白色、棕红色、白色沉淀。(《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①治膀胱结石,肾结石:牛蒡子、白花木通、小叶杜鹃、沙棘、寒水石(煅烧)各一两,火硝、喜马拉雅紫茉莉各八钱。以上七味捣罗为细粉,混匀,制散。内服,每日2次,每次五分。(《四部医典》)
②七味牛蒡丸:白花木通40g,火硝35g,喜马拉雅紫茉莉30g,小叶杜鹃40g,牛蒡40g,沙棘膏30g,寒水石(煅烧)45g。以上七味,除沙棘膏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沙棘膏加适量水泛丸。本品为灰棕色丸。味辛、甘,气香。功能消炎止痛,平肝胃,化结石。用于胃及大肠结石引起的疼痛,消化不良等症。内服,每次3g,每日2次。(《新编藏药配方》)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牛蒡水煎剂或水浸出液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心性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筒等有抑制作用。
2、抗癌作用:牛蒡苷元具有抗癌作用。
3、降血糖作用:提取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
4、其他作用:提取物能引起蛙、小鼠、兔的强直性惊厥,呼吸细弱,继而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醉状态;对离体蛙心有麻痹作用。对蛙下肢及兔耳血管具扩张作用。对离体家兔子宫及肠管有抑制作用。对运动神经及骨骼肌亦呈麻痹作用。并具有轻度利尿及泻下作用。(《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新编藏药配方》;“味辛、苦,性温。”
2、《新编藏医学》:“味苦、辛,消化后味苦,性凉。”
3、《宇妥本草》:“消瘤,治结石病。”
4、《蓝琉璃》:“能破结石。”
5、《新编藏药配方》:“能破结石,脉病,麻疹,‘龙’热症。”
6、《新编藏医学》:“治肾及膀胱结石,疮疖,麻疹,感冒,肺热,脉病等。”
7、《甘露本草明镜》:“治膀胱结石,肾结石,痞瘤,胎宫瘤,脉病等,根特治痞瘤。”

原标题:牛蒡
词条标签:牛蒡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